分卷阅读76(2 / 2)
【前面我们说到,十几路诸侯讨伐董卓,各怀鬼胎,在家歌舞升平,坑了一把黄巾贼寇,成就了曹操。】
天幕上出现了黄巾军烧杀抢掠的情景,以及曹操平定黄巾,入住兖州的情景。
【黄巾军确实是由活不下去的贫苦百姓组成的军队,但是这支军队行的是杀人放火的强盗行径,不光杀官吏,还杀平民。这点有据可查,所以被称为贼寇。在黄巾军活动的地方,犹如蝗虫过境,百姓们苦不堪言,甚至丧命。
曹操靠平定黄巾军起家,手下三十万青州黄巾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所掌控的朝廷正规军的数量,可以说是盗匪头子,也难怪能干出屠城的事情来。】
曹操:“……”抓着他屠城的事反复说,过不去了是吧?
【伴随着《蒿里行》这首诗,我们来详细说说,十几路诸侯讨董。
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外戚和宦官为立刘辩还是刘协为帝产生了激烈的斗争,皇后的兄长何进听从了袁绍的建议,召董卓带兵进京。
等董卓进京的时候,外戚和宦官势力两败俱伤,外戚拥立刘辩继位,但何进身死,十常侍被袁绍杀了个干净。
董卓凭借军队掌控朝政,专擅朝纲,弑君,肆意屠杀大臣,纵容部队劫掠平民,种种倒行逆施之举激起公愤。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正如曹操诗中所写,袁绍在曹操的强烈建议下,集结军队讨伐董卓,十三路诸侯联合讨董。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亦如曹操诗中所写,袁绍为讨董联盟的盟主,讨伐夹持天子迁都长安的董卓。咸阳地方很大,包括长安。
但是,袁绍面对董卓心生怯意,和各路诸侯在酸枣这个地方饮酒作乐,公款吃喝,就是不去打董卓。
曹操苦劝袁绍无果,自己孤军奋战,同时希望盟军能够配合他行动。但是当他战败退回酸枣的时候,袁绍等人还在饮酒作乐,根本没有任何配合他的军事行动。
这便是曹操诗中:“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的真实写照。
袁绍这边的曹操讨董失败了,且败的很惨,手下的兵都打光了,曹操募兵去了。袁术那边的孙坚和曹操一样,也是真心讨伐董卓的人,虽然一开始也战败了,靠坑祖茂才逃得性命,但孙坚还有一战之力,最后打赢了,占据了洛阳。
前面说过,吕布和胡轸内斗,让孙坚躺赢的骚操作出自野史,可信度极低。孙坚还是很有能耐的。】
天幕上出现了孙坚战败,将常戴的帽子给祖茂戴上,让祖茂替他引开追兵。
“带红头巾的是孙坚,杀戴红头巾的。”
追兵们都追着祖茂跑了,祖茂也不傻,在引开了追兵之后将头上的帽子一丢。
追兵们追着帽子跑了。
天幕下,罗贯中看到一幕点头,这里就是他写曹操割须弃袍的灵感来源。
【在《三国志》中,是十路诸侯讨董,分别是后将军袁术、勃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曹操和孙坚是袁绍和袁术的部下,但是这两人太出色了,他们的儿子是魏国和吴国的开国皇帝,于是后世把他两也加上了,再加上《后汉书》加上的广陵太守张超,这就成了公认的十三路诸侯讨伐董卓。】
【正常来说,袁绍这个时候应该配合袁术,讨伐董卓的胜算还是很大的。但是袁绍去偷袭孙坚了,讨董联军因为盟主背刺盟友而分崩离析。
曹操在诗中写道:“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眼看讨董就要胜利了,盟军内部自己人打起来了。
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袁绍本来是庶出,但是袁绍有个长辈没有后代,袁绍就被父亲过继出去了,身份也就变的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