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章 雷火显异象(2 / 2)

加入书签

恐怖的雷鸣声不断响起。

这武当山雷火炼殿,有点像法拉利笼,任凭外面雷暴如何凶猛,都不会进入殿中。

但殿内罡煞之气,却因此而改变。

即便神通被压制,李衍也能闻到,一股股清新而又发臭的气息,在大殿内上下翻涌。

好似无形猛兽,在旁跃跃欲试。

李衍比别人更强的一点,是因为有大罗法身,让他胆子也特别大,不停游走于极限悬崖之间,无意中符合了修行者大无畏之气魄。

呼~

点燃所有油灯后,殿内顿时凭空起风。

奇怪的是,所有油灯并未摇曳昏暗,反倒像是被注入燃料,突然间变得猛烈。

李衍不敢有丝毫犹豫,盘膝而坐,两手不断掐诀,沿着十二天干运转,同时闭目存神。

雷声不断轰鸣,如神明在耳旁怒吼。

李衍强自稳定心神,渐渐入定。

没多久,他便来到了存神空间。

雷火炼殿之中修炼,果然大有不同。

两层神阙之内,李衍观想出的两尊道人神明,同时睁开眼睛,看向上空。

原本昏朦的雾气天空,此刻竟乌云笼罩,一道道雷光在其中闪烁,轰鸣不断。

这些,都是外界环境的影响。

就像他当初建楼,必须引来地阴之气,借其力量压迫,分开阴阳,一步步观想阴海丶罗酆山和神阙。

当然到了现在,已不用如此麻烦。

眼见天上雷霆轰鸣,李衍不惊反喜。

《罗酆经》修炼,每一阶段,都有变化。

建第一重楼,分开天地。

建第二重楼,理清阴阳。

建这第三重楼,自然要划分五行。

所以,他才特意找了五行灵物。

而雷霆为阴阳枢机之变,有其相助,分开五行阴阳时,会变得更加容易。

当然前提,是他要能扛得住!

轰隆隆!

随着法决运转,天空一道雷霆闪烁。

这道雷霆并未落下,却好似分开了苍穹。

建楼阵法内,五行灵物开始逸散气息。与此同时,存神空间内的天上,也有青赤黄白黑五色气息落下。

原本的存神空间昏暗阴沉,似乎只有黑白二色,然而随着五行气息落下,整个空间很快变得灵动。

当然,大部分五行之气全都落在山上,将两层神阙包裹,并且逐渐壮大。

轰隆隆!

这一举动,似乎引起了天怒。

雷光呼啸而下,直接劈在阴海之上。

海浪炸裂,似乎掀起了海啸,向着四周翻涌。

轰隆隆!

没过多久,整个阴海便雷光闪烁,随后开始向外扩张,代表李衍道行迅速提升。

李衍的两尊存神,同时露出笑容。

他的猜测没错,雷火炼殿内,确实更容易建楼,原本他划分五行,需要的时间远比这多。

然而,随即他就面色一变。

只见天空之上,雷光不断汇聚翻涌,竟形成一片雷海,化作一道道人影,整齐排列,好似天上雷部诸神。

出了什麽事?!

李衍骇然,眼前异变,完全出乎意料。

而在金殿之外,周围人也是面色微变。

只见苍穹之上乌云翻滚,一道道雷霆如雨瀑般落下,轰鸣不断,震的所有人脑袋嗡嗡作响。

王道玄骇然:「前辈,这出了什麽事?」

那老道也是满脸难以置信,「这…贫道也没见过,这是雷罚才有的景象。」

唰!唰!唰!

就在这时,几道身影纵身而来。

那老道看到,连忙拱手,「见过掌教。」

却是雷火炼殿异常,惊动了正在修炼的武当七老,为首者正是武当掌教玉蟾子。

「里面是何人?」

玉蟾子眉头微皱询问道。

「是山外的那位李居士。」

老道连忙回话。

「哦?」

玉蟾子若有所思,又扭头看向王道玄,沉声询问道:「这位李小友,可修炼过雷法?」

王道玄不敢隐瞒,开口道:「原本修有阴雷掌,后来又得贵教玉龙子前辈传授『天雷降魔锤』。」

「阴阳二雷同修?」

武当七老之中一人闻言,顿时皱眉道:「雷本就是阴阳之变,阴雷阳雷同修,更是火上浇油,怎麽如此胆大妄为?」

「这玉龙子跟他那师傅一样,也…」

话说一半,强忍着闭上了嘴。

玉龙子名声远扬,算是武当登神者之一,号称鄂州捉妖驱魔第一人,雷法极其凶猛。

然而,玉龙子却并非武当三丰真人这一脉,而是原本的山上隐修之徒,当年加入真武宫。

说白了,实力强大却不受约束,而且是出了名的大醉鬼,自然被一些人看不惯。

当然,对于武当山还是忠心耿耿,否则怎会受掌教之命,前往蜀中奔命。

玉蟾子则依旧脸色平静,手中掐了个上清诀,眼中立刻雷光闪烁,随后阔步而出。

如今的雷火炼殿,已被雷光笼罩。

而他走入其中,那些雷光环绕周身,竟与其融为一体,在周围环绕,毫发无伤。

他透过窗户,向里面望去。

只见李衍盘膝打坐,一道道电光竟凭空出现,钻入其体内。

而这雷光,竟是从旁边壁画上放出。

在那壁画之上,祥云翻涌,画着一尊尊怒目狰狞,红发冲冠的神将,有的持剑,有的拎锤,后方旌旗飘荡。

自大宣朝以来,真武大帝地位不断提升,《天皇至道太靖玉册》卷五称:「玄帝殿两旁当塑雷部诸神」。

金殿面积不大,因此以壁画代替。

而其中首领,则金面三目,右手提金鞭,左手拈雷神诀,须发俱张,气象生动。

雷光,正是从其手中雷锤发出!

第二更三点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