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寿宴(3)(1 / 2)
第571章 寿宴(3)
宗室命妇之后,自是外戚丶勋贵们家里的命妇。
这些人,赵煦能认识的就更少了。
不过,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却都很熟,不时的和他介绍——这个是曹家的某某郡君,那个是杨家的某某夫人。
基本上,这些命妇有个统一的特徵——姓赵!
不用怀疑了,她们全是出自濮王系。
在血缘上来说,属于赵煦的堂姑丶堂姨。
这是英庙即位后开始的趋势,尚不到公主,就娶个濮王家里的郡主。
总之和天家的联系断不得。
所以,赵煦其实都不需要记这些人。
因为他可能一年到头,也就能和她们见两三次面。
今天记住了,等到十二月赵煦过生日,恐怕早就忘了。
所以,赵煦压根没怎麽上心听向太后的介绍,只是虚应故事。
终于,外戚丶勋贵们家里的命妇拜贺完毕,轮到宰执大将们家里的命妇了。
首先升殿的,自是富弼遗孀周国夫人晏氏所率领的元老大臣家命妇。
赵煦坐在帷幕中,看向殿上。
入眼所见,皆是微微颤颤的老妪。
她们都拄着拐杖,来到殿上后,纷纷稽首行礼:「臣妾等恭贺太皇太后千秋,愿娘娘万年安康。」
太皇太后见着这个场面,自然很开心,连忙带着向太后丶赵煦以及其他在帷幕内的太妃丶贵妃丶贤妃们起身。
「诸位夫人免礼。」她微笑着说道:「诸位夫人,亲身来贺老身生辰,实在是叫老身欢喜。」
「来人,快快将诸位夫人扶到坐席上。」太皇太后立刻吩咐起来。
大宋祖宗之制,宰执大臣位在亲王之上。
而元老们家里的夫人,在命妇中的地位,自也如其丈夫一般。
所以,这些老妪,虽被排在宗室丶外戚丶勋贵家的命妇之后拜贺。
但受到的礼遇,却在这些人之上。
向太后则在这个时候,拉着赵煦的手,悄悄的和他介绍起那些在殿上的老妪了。
「那一位,便是富文忠公的原配发妻,周国太夫人了。」
赵煦顺着向太后的眼神看去,看到了身着翟衣,手持几杖,白发苍苍但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妪。
晏氏是大中祥符七年生人,如今已七十有二。
她也算是个有福气的人了。
生的好,嫁的好,还活的久。
讲道理,要不是为了给富弼争待遇,她真没必要来汴京。
「这一位,则是文太师之妻陈国夫人王氏。」
赵煦看过去,发现文彦博的这个妻子,似乎很年轻,最多不过五十岁!
所以,这位是续弦娶的妻子。
在大宋,很少有士大夫的妻子,能与之共守一生。
一般士大夫丧妻再娶很常见。
即使是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轼也是如此。
类似司马光丶王安石这样的人,很少很少。
「那一位……」王氏身后,出现了一个看上去二十来岁的命妇。
从其章服上看,并没有诰命。
而一个没有诰命的命妇,按理来说,不该出现在这里。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了。
六哥点名要请到宫中的包孝肃之子包绶之妻——她是文彦博的孙女。
向太后于是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出声:「陈国夫人。」
六哥点了名,特旨推恩诏入宫中的人,自然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于是,刚刚要带着孙女落座的王氏连忙起身:「臣妾在。」
所有人的视线也都汇聚了过来。
向太后微笑着问道:「夫人身边的可是包孝肃公家的新妇?」
王氏连忙拜道:「回禀娘娘,确是如此。」
文氏也赶忙出来,再拜道:「臣妇文氏,再拜太皇太后丶皇太后丶皇帝陛下。」
向太后隔着帷幕,瞧了文氏好一阵,才赞道:「果是贤惠温婉,难怪连六哥都在本宫还有太皇太后面前称赞呢!」
顿时命妇们开始交头接耳。
文氏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受宠若惊,连忙道:「臣妇不敢。」
赵煦在这个时候,出来说话了:「夫人请起。」
「朕听人谈起过夫人的贤惠。」
「更听说过,永嘉郡君的贤德。」
「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这是赵煦今天晚上第一次发言,也是他第一次在朝中命妇们面前公开发言。
顿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了。
向太后在这个时候,适时的问道:「六哥何处此言呢?」
「太母丶母后……」赵煦看向两宫,道:「可能还不知晓吧。」
「昔年,包孝肃公不幸去世,幼子绶年方五岁,仁祖(在宫中,北宋皇帝会将自己的祖宗冠以某祖,譬如仁祖丶神祖)怜之,授太常寺太祝,赏赐有加。」
「然,幼子暗弱,家中无长……幸得长嫂永嘉郡君,极力扶持丶抚养丶教育长大……」
顿时,整个殿中就沸腾起来了。
对于那些不关心包家的人来说,这就是传奇故事了。
因为在当今大宋,寡妇再嫁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守节?
不好意思,虽然是有那麽一股风潮在推动。
但主流舆论,还是鼓励再嫁的。
道理很简单——守节是食肉者的事情,自古就没有人要求女人也做到这一点。
若有人想要妇人守节。
别说士大夫们不答应了,赵官家也不会答应!
女户?!
得少生好几个孩子!
于是,在大宋,单丁户丶女户和赘婿是一个待遇。
都是官府疯狂盘剥的对象。
每次加税,首先会加在这些人头上!
想躺平?没门!
韩绛改革青苗法和免役法,就是拿着这些人和僧户动刀子,疯狂给他们上压力丶加税。
就是逼着这些人,做出选择。
也正是因此,一个主动选择不改嫁,而是留下来,抚养年幼的小叔子,将之拉扯长大,教育成人,崔氏的形象,瞬间就丰满起来。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更是赞叹连连:「竟有如此贤妇。」
「朝廷当要褒奖才是。」
其他人也都是若有所思。
因为现在的政治情况,有些特殊。
少主临朝,而且这个少主已经得到了广泛拥戴。
于是,朝野内外,都对孤儿丶遗孤很敏感。
司录司那边,甚至喊出了——不可让一个受托孤儿,因饥寒而死的口号。
没办法,这样的事情,在现在,只要出了,就是天大的政治事情。
从上到下的人,只要擦边,都可能被卷进旋涡里。
因为当朝的少主,很可能会在心里面多疑——他是孤儿,朕也是孤儿,你们能这样对他,会不会也这样对朕?
天威无常可没有人敢拿着自家的户口本,来赌一下皇帝会不会对这样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最起码否则司录司检校库的官员不敢。
所以,如今的开封府司录司检校库,成为了汴京城最清廉丶高效的单位。
在杨文元的严厉监督下,以及御史台那边那些想进步都快疯了的乌鸦们隔三差五的检查下。
司录司检校库,现在不说可以百分百做到,对受托孤儿及时查看。
最起码,每个月派人复查一下,受托孤儿们的生活丶学习情况是办到了。
而此事,又进一步加强和强化了,朝野上下对赵煦『对孤儿很敏感』的人设的认知。
现在,赵煦说出包家的内情。
自然,立刻就引发风暴。
「原来如此……」两宫都在心里面想着。
太皇太后于是问左右:「永嘉郡君何在?老身要亲自嘉勉。」
「本宫更当亲自慰勉!」向太后也是动容的说道。
当即就有人,立刻去请那位还在殿外待命的永嘉郡君去了。
赵煦却微笑着,继续说道:「太母丶母后,包孝肃家的贤妇,可不止永嘉郡君。」
「哦!」
「如今在殿上的这一位夫人,也不比永嘉郡君逊色。」
两宫看向文氏,文氏赶忙拜道:「臣妇不敢当陛下赞誉,不过是遵家祖之教,在家相夫教子而已。」
赵煦却是回头看了一眼文熏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