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1章 射程一大了,要考虑的就多了(2 / 2)

加入书签

对于火箭弹,这个时候高振东是不敢建议上惯导修正的,太贵了。别看赤剑-61单兵反坦克飞弹上了陀螺仪,但是那上面只有一个,精度要求也不高,而且不是用于惯导,而是用于飞弹姿态控制和采集,所以不算贵。全套的惯导,在这个时候可就贵了去了。

所以只能在弹体上下功夫,尽量用简单的物理手段实现稳定,尽量减小飞行中的累积误差。

「折迭翼?」风雷厂的同志有些犯难。

无他,定向管和火箭弹之间的配合是很紧密的,这个折迭翼不好布置。

由于火箭弹的结构,也不能把折迭翼切入到弹体尾部,那会影响到火箭发动机的安装。

高振东想了想,在黑板上画了个图。

「你们可以考虑这种方式。」

三片弧形尾翼,与弹体外周弧度一致,平时是折迭紧贴着抱在弹体的,发射后展开。

风雷厂的同志一看,诶,这东西可以,看起来简单,挺灵巧的。

高振东给他们提了个醒:「这是最简单丶对弹体影响最小的折迭方式,但是并不是最好的折迭方式,射程再大一些,是很容易掉弹的。」

有缺陷,但不是不能用,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毕竟这种方式简单,对弹体结构影响小,尾翼面积大,稳定作用好。

这后半句话,让长风厂的同志心先凉了。

自从知道130都能打到40公里之后,他们就对180的射程有了更高的期望,前面初步算了算,感觉50~60的硬射程没问题,打不打得准另说。

一听这种方式打远了就可能掉弹,那还能不急?

「高总工,这是为什麽?」

高振东笑道:「这和弹体结构丶自旋丶稳定什麽的都没关系,涉及到空气动力学问题。圆形的旋转物体,在空气中飞行的时候会产生马格努斯效应,会对弹体产生一个与旋转方向垂直的侧向力。」

这个事情,高振东知道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如此,与其等他们发现问题走了弯路才来解决,不如一开始就把这个问题掐死。

马格努斯效应发现已经很多年了,可以随便说,不用编造来历。

对了,这个马格努斯不是WH40K里那个把重要消息绑在核弹上发给自己老爹直接炸开他爹屁股底下那个粪坑的马格努斯,忠诚!!!!!!

长风厂的同志看着高振东画的图,以及解释,一开始觉得学会了学会了,后来发现不对。

「可是弹体是基本均匀的,其受到的侧向力也是整体均匀的,也就是说弹体是整体偏移的,只要充分考虑这个问题,对精度可能有一定影响,但是不至于掉弹吧?」

嗯,不愧是搞研究的同志,吸收很快,发现问题的思路也有,不过事情不是那麽简单。

「嗯,你说得对,但是弧形折迭翼,问题就出在这个弧形上了,这东西展开旋转后,空气动力学看来,有点近似一个圆柱……」

长风厂的同志看看高振东在图上加的一个圆,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在尾翼这一小段,其近似圆比弹体要大得多,受到的马格努斯效应与弹体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最终会偏转弹体,导致掉弹或者大尺度的失准。」

高振东点点头:「对了,就是这个问题,所以25公里的弹,可以考虑采用这个结构,毕竟它是真的简单方便,再大的,就不建议了,40的都不太建议。」

「那40或以上的用什麽?」

高振东画了个图。

「用平直折迭翼,这样折迭,虽然对弹体形状影响略大一些,但是考虑到这里是火箭发动机的喉缩部分,其实总体影响是不大的。综合来看,这个比弧形折迭翼要强。」

陆装局的同志觉得高振东说得太详细了,不如直接用这个平直折迭翼,弧形折迭翼就不用说了。

长风厂丶风雷厂却不这麽想,每一种可能,及其优缺点,都是他们想了解的,不同的方案,这里用不了,那里还能用啊。

就好像涡轮发动机,用在远程弹上是不合适,但是用在10公里射程上,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没有垃圾的技术,只有垃圾的设计。

技术好和成果好之间完全不划等号,关于这个事情,小鬼子就很有发言权,他们是怎麽拿着一堆有源相控阵的先进技术整出一坨探测距离37公里的史,很多人都没想明白。

「那如果尾翼稳定足够强,是不是可以放弃旋转稳定?毕竟旋转稳定带来的马格努斯效应,即使不使用弧形折迭翼,也有可能导致弹体的偏离,增大误差。」

高振东摇摇头:「不能,因为火箭弹要求便宜,而微小的旋转,对于火箭弹是在便宜的前提下,最好的精度提升手段之一。」

(本章完)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