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崇平帝:瑞雪兆丰年……(2 / 2)
「让他们上城门楼观礼。」崇平帝说着,然后放下望远镜,目光投向贾珩,说道:「此物窥伺宫禁,子玉要严防流于民间,为敌寇所用。」
贾珩拱手道:「圣上明鉴,此物目前才寥寥几只,圣上,臣已为每只望远镜都编了号,只有高级将帅才能使用,而且一旦事急,即刻销毁。」
心头暗道,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子玉心头有数就好,不过此物用来将帅观察敌情,调兵遣将的确是一件利器,此物既然子玉还能造出,朕先留下了。」
贾珩拱手应是。
两人正说话间,就见从宫门廊道前来的文武百官大队而来,自宫门徐步而入。
崇平帝看向那少年,说道:「子玉,你去看着那女真俘虏。」
贾珩拱手说道:「是,圣上。」
说着,在几个内监的引领下出得前门,来到街口东头儿的一座宅院,此刻不少府卫看押着女真俘虏。
这些正白旗的旗丁,皆半是赤裸上身,一副垂头丧气之相。
贾珩一眼扫将过去,大约有着九十多人,身上尚穿着残破不堪的女真旗服,白色棉布早已弄得皱巴乌黑,一张张蓬头垢面的脸上,多是见着麻木和颓然之色。
经过这一路押运的颠簸折磨,有不少都已形销骨立,面颊凹陷,眸中也多无神采。
「都给这些女真嘴上塞上破布,扎好囚服绑腿。」贾珩看向那为首拱手而立的内卫千户和锦衣千户,沉声道。
如果等会儿在太庙之内破口大骂,或者大小失禁,那就不成体统,现在及时预防着这种隐患。
那内卫千户拱手应了一声,然后,吩咐着周围的府卫依言行事。
等了一会儿,贾珩目光扫向在场的一众府卫,道:「出发。」
而此时此刻,杨国昌与韩癀已经领着文武百来到太庙前殿,不仅如此,女真使者硕托以及张尚两人,也在鸿胪寺官员的「相请」下,来到城门楼观礼。
「铛铛……」
金钟忽地响起,阵阵悠远而清脆的声音,似乎在时隔多年之后唤醒着沉眠许久的大汉太祖丶太宗。
城门楼之上,崇平帝与一众大汉文武百官看向街头尽头,那是闻讯而来的神京城中士民。
太庙外间隔着一条街,在锦衣府卫的相隔守卫之下,不少百姓正在踮脚眺望,试图看着热闹,五城兵马司和京兆府派出了不少差役,此外还有京营的军卒手持雁翎刀维持着秩序,以防出现踩踏事故。
而贾珩带着一众锦衣府卫监押着众俘虏,出了一座跨院,让开人群,向着太庙的正前门而去,因为要行一箭之地,正好也能让街口等着的神京百姓瞧个真切。
除了女真俘虏以外,还有女真亲王多铎的头颅,也被几个内卫托盘端着,还整理了遗容,看着双眸紧闭,并无多少凶戾之相。
贾珩听着周围的欢呼声,骑在马上,手持缰绳不疾不徐地行进。
暗道,这就是围观的天性作祟。
此刻,围观人群之中,嘈杂一片,纷纷都看向那托在木盘之上的头颅,一些小孩儿就被身边儿的大人捂住了眼睛。
「那就是多铎的脑袋?看着和猪狗之头也没什麽两样。」有人笑着说道。
身穿员外服,商贾打扮的中年男人,垫着脚瞧着,笑道:「这人砍了脑袋,都一样。」
这时,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大汉说道:「那就是永宁侯?看着真是年轻,年岁好像还不到二十岁。」
老者感慨道:「你看那女真人,比我们汉人也没什麽两样。」
「瞧着还要瘦了一些,以前怎麽都打不过呢?」有人痛心疾首,哀叹不已。
一众百姓喧闹议论,七嘴八舌,倒是十分热闹。
而随着贾珩以及一众锦衣府卫押送着女真俘虏向着太庙行去。
此刻,太庙前门城门楼上,崇平帝身旁的一众官员同样小声说话,只是有不少目光看向女真亲王硕托的脸色,见其脸色阴沉,拳头握得嘎嘎作响,心头或冷笑,或忧惧。
这要惹怒了东虏,入寇之后再造杀孽,如何是好?这永宁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还有官员则是好奇地看向天子手中拿着的长筒,不明觉厉。
这时,崇平帝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一旁的戴权,说道:「杨阁老不是说身患目疾,让子玉研制的望远镜给他拿去瞧瞧。」
戴权闻言,心头古怪了下,连忙应命下来,来到杨国昌近前,将单筒望远镜递将过去,说道:「阁老。」
杨国昌面色诧异,嘴唇翕动,问道:「这是何物?」
一旁的韩癀原本低头和赵默叙话,见到戴权手中的望远镜,目光闪了闪,暗道,这就是贾子玉提及的海战当中的望敌利器?
基于对朝廷之中形成贾党的忧惧,韩癀比谁都关注着贾珩的势力发展,通过各种在江南的故旧,早已将贾珩在江南取得的那场大捷的细情本末弄清个七七八八。
韩癀道:「这戴公公,是望远镜吧?听说可以登高望远。」
戴权笑道:「韩阁老好眼力,就是此物,这是刚才永宁侯递送过来的,陛下说可为刺探敌情的军国利器。」
然后,转眸与杨国昌低声叙说着,使用望远镜的关要。
杨国昌面色顿了顿,双手颤巍巍拿起望远镜,抬起看向不远处眺望,心头不觉就是一惊。
原本在远处的景物竟如眼前一般清晰。
过了一会儿,将望远镜拿下来,面色略有积几许复杂,感慨道:「此物视远如近,的确是一件巧器。」
这许就是他先前说的,贾珩小儿得大汉气运所孕育,在对虏战事上自有一番作为,所以才有这等奇技淫巧。
其实,杨国昌以微末小吏的浊流出身,因善于理财而为崇平帝不拘一格提拔,与四川总督高仲平同为崇平帝的心腹重臣,反而没有那些清流一般视工匠为粗鄙贱业。
韩癀道:「戴公公,我看看这望远镜。」
戴权接过望远镜,笑道:「韩阁老,请。」
韩癀接过望远镜,向着正在赶来的众人望去,心头同样微微惊了一下,放下望远镜,说道:
「此物当真是军国利器,只是如落在歹人之手。」
戴权笑了笑道:「韩阁老,陛下方才也是这麽提点永宁侯,永宁侯也有防备手段。」
看着那一幕,南安郡王冷哼一声,目光阴沉几分。
贾珩小儿自知打不过女真,就想着用什麽火铳丶望远镜增加胜算,但与女真两军决胜,多在弓射争锋,岂在于此?
这时,随着贾珩领着一众女真俘虏接近太庙的前门,站在城门楼上的崇平帝以及大汉群臣都齐刷刷地看向那女真俘虏。
此刻,贾珩将手掌立起,说道:「跪!」
随着一声令下,押送的府卫按着女真正白旗旗丁,向着城门楼上的崇平帝跪下。
贾珩此刻也翻身下马,拱手道:「启禀圣上,女真正白旗俘虏押到,匍匐朝见天颜,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贾珩的一声音,周围押送着女真俘虏的锦衣府卫和内卫则是按着女真俘虏跪将下来。
有一些女真旗丁早已有气无力,也没有抗拒,就轻而易举地跪拜,还有一些桀骜不逊仍在挣扎,但很快就被两旁的大汉锦衣府卫死死按倒在地。
此刻站在城门楼上邀来观礼的女真亲王硕托面色阴沉似水,手中握紧的拳头狠狠砸了砸城墙头,「砰砰」响声中,手上鲜血淋漓,不远处的张尚脸色也不大好看。
此刻,不少府卫将二人团团围拢而住,自不会容许二人发难。
就在这时,内监来传,天子让硕托与张尚这两位女真正副二使近前问话,同时另外一边儿前来观礼的朝鲜将校等人也近前而来。
嗯,显然对天子而言,这个时候,如果装逼没有背景板,无疑是相当无趣的,就成了抛媚眼给瞎子看。
不大一会儿,硕托与张尚在一众锦衣府卫和内厂厂卫的「保护」下,来到城门楼去见崇平帝,另外一边儿朝鲜水师将校则在李道顺的引领下前来。
见着下方的女真正白旗旗丁,朝鲜水师将校面色有些不自然。
崇平帝看向硕托以及张尚二人,目光冷芒闪烁,面色如霜。
「跪下。」一个锦衣将校在硕托身旁冷喝道。
硕托冷哼一声,梗着脖子说道:「我为特使,焉能跪汉廷之帝。」
周围的科道言官闻言,纷纷怒目而视,齐齐发出冷喝道:「放肆!」
南安郡王挺身而出,沉喝道:「番邦虏王,大汉天子圣颜跟前,焉敢放肆!」
此刻,心头微动,犹豫着要不要上前给硕托一个大巴掌。
快行几步,正要施为,耳边却听到崇平帝的声音:「严卿。」
南安郡王面色悻悻,只得退下。
崇平帝摆了摆手,看向硕托以及张尚,冷声道:「硕托,尔女真在三十年前不过我大汉奴仆,持兵反叛,窃据辽东,如今女真来犯虏寇皆为我大汉所斩,你还有何话说?」
硕托愤愤说道:「汉皇,我家皇上早晚踏平神京!尔等君臣皆为我家大汗所擒!」
张尚闻言,面色微变,看了一眼硕托,心头大急。
这般激怒汉皇,他们还能安然回去?
崇平帝看向两人,冷声道:「事到如今,还敢大言威胁,来人,将此獠拿下!」
这时,几个虎背熊腰的府卫近前按住了挣扎不已的硕托。
「汉皇,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这时,张尚面色微变,急声说道。
这时,礼科给事中胡翼说道:「圣上,我泱泱华夏,礼仪之邦,不宜斩敌来使。」
韩癀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出言,此事天子当有分寸。
齐郡王以及魏王陈然看向天子,静待处置。
这时,咸宁公主蹙了蹙秀眉,山字无翼冠下的晶莹玉容,清绝幽冷,出言斥责道:「一派无言,大汉天子跟前,东虏又非一国,也敢称国使?」
胡翼丶魏王丶齐郡王:「???」
崇平帝:「……」
转眸看向那按着绣春刀的飞鱼服少女,崇平帝心头一阵老怀大慰。
暗道,咸宁跟着子玉,应该是没少学东西,真是口舌伶俐,还真有几分英气。
不过,他原没有斩女真使者之意。
魏王陈然看向咸宁公主,目带惊讶,一旁的宋璟也投向那少女,面有动容。
梁王陈炜则是目焕神采地看向自家五姐,似为其英姿所怔。
陈泽同样惊讶地看向自家姐姐,眼眸眨了眨,心头微讶。
李婵月拉了拉自家表姐的素手,弯弯柳叶眉下,明眸闪烁。
「先将硕托带至驿馆,好生看押起来。」崇平帝面色默然片刻,沉声道。
府卫应命而去,然后押着剧烈挣扎,口中仍叱骂不止的硕托前往驿馆。
崇平帝看向几个皇子,心头暗叹了一口气,旋即看向张尚道:「你曾也为汉臣,为何屈身事虏?」
张尚硬着头皮,拱手说道:「当年辽东失陷,铁岭卫指挥使饶周,孤立无援,在下为其部属,随之从女真编为汉军八旗,漂泊在外,身不由己。」
崇平帝冷峻目光投向张尚,默然片刻,心头杀意敛去,沉声道:「来人,也押往驿馆。」
留着此人,回头可以让子玉讯问女真国内情形。
既然不打算与女真和谈,那么女真使者这些所谓使者就没有放回去之必要。
此刻,文武百官都静静看着天子处置两使,心头复杂,自从与女真罢和谈之议后,天子的态度倒是如崇平初年一般愈发强硬。
而再看下方押送着女真俘虏进入太面前殿的蟒服少年,如韩癀丶赵默等人目光凝重,已然心生忌惮。
……
……
太庙,西南角井亭的一方澹黄色华盖下,隆治帝举目眺望着跪拜于地的女真俘虏,皱纹愈见的苍老面容上见着唏嘘,说道:「倏然三十年矣,不意复见东虏跪拜大汉天子。」
冯太后搀扶着太上皇的胳膊,那肖似晋阳一二分温婉丶雍丽神韵的凌厉眉眼之间蒙上一层欣慰,说道:「如今,大汉整军经武已见成效,对敌也见捷音,中兴不远了。」
一旁的太上皇的妃子顿时说着吉利话。
隆治帝苍老目光温和地看向远处那蟒服少年,笑道:「开国之时,荣宁两府几代下来,原本以为子弟多为纨絝膏粱,朕闻之还颇为痛心疾首,谁知出了这麽个武勋子弟,真是少年英雄,英姿勃发啊。」
冯太后柔声道:「认真论起来,那贾子玉还不是宁国嫡脉,其原是宁国庶出旁支。」
此言一出,太上皇面上的笑意滞了下,旋即,叹道:「是啊,庶出未必不贤。」
宋皇后与端容贵妃也飞快交换了个眼神,心头皆是一凛。
端容贵妃抿了抿唇,暗道,如是陛下听到上皇如此言说,只怕心头也会欣慰不已。
宋皇后则是看向那身形苍老的太上皇,美眸闪了闪,对太上皇所谓庶出未必不贤之语,倒是不以为然。
如果不是当年太上皇耽迷享乐,朝纲败坏,岂会有今日国势江河日下?
陛下为了江山社稷呕心沥血,才四十出头就已华发早生,这大汉的江山社稷,今天才见到了中兴希望。
想起几个月前在中原发生的那场叛乱,那时候圣上吐血晕厥,真是天都要塌了,多亏了子玉……
嗯,不知为何,宋皇后忽觉芳心剧烈跳了跳,分明又是想起那天的难言之秘。
也许是冬日有些寒冷之故,丽人粉唇微抿,攥紧了手里的手帕,只觉娇躯随之有着几许轻微颤栗。
端容贵妃则是继续眺望着城门楼上下,清冷目光落在那步行押送着女真俘虏的蟒服少年,美眸中见着几许欣然?
??色。
咸宁与子玉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永宁侯押着女真俘虏过得前门了。」内监喊着,隆治帝领着冯太后以及宫妃转过来,隔着城墙看向队伍严整,渐渐进入太庙广场的贾珩以及女真俘虏一行。
此刻,女真俘虏在锦衣府卫和内卫的押送下,来到前殿的汉白玉广场之上。
按着陈汉典制,每当岁末丶登基丶大婚丶凯旋丶献俘等大典,皇帝丶王公都要到太庙祭祀。
一步步来到前殿之前,那里供奉着陈汉的列祖列宗,而左右配殿则是开国之时的忠孝贤良祠。
蟒服少年按着腰间的天子剑,率领锦衣府和内厂的厂卫,押着女真俘虏来到殿前。
此刻,崇平帝已经领着文武百官进入前殿之中。
早已有礼部的礼官点好殿前大鼎中插着婴儿手臂粗细的香,火星闪烁间,燃起鸟鸟青烟。
而礼部侍郎姚舆以及礼部的官员丶都察院的科道御史,钦天监的官员,分列站在廊檐之下。
礼部侍郎姚舆拿起准备好了祭文,正是那篇徐开所上的祭表,此外,另由翰林院书就一篇给陈汉列祖列宗的祭文。
后一篇主要是叙说辽东之战的本末情由,以及如今获得大胜的意义。
「跪!」
随着礼部官员的声音,女真俘虏在大汉君臣的见证下,「噗通通……」相继跪将下来,朝着陈汉的列祖列宗叩拜,而后这才在府卫的押送下,相继离去。
而崇平帝这才带着文武百官祭拜着前殿的陈汉列祖列宗,在一片肃穆气氛中向着陈汉太祖丶太宗上香祭拜。
一场堪称繁复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典礼下来,太庙献俘渐渐落下帷幕,而后已近申牌时分,天色昏沉沉的,抬眸看去,就见一片片鹅毛般的雪花飘荡下来。
而隆治帝则在观摩完献俘以后,未等祭拜陈汉列祖列宗,就已在冯太后以及宫妃的相陪下回返宫中。
多少有些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崇平帝此刻领着文武百官出了太庙,站在广场中,抬头看着鹅毛大雪,对着一旁的杨国昌丶韩癀等官员,感慨说道:「诸卿,天象有感,瑞雪兆丰年啊。」
众臣纷纷附和说着吉祥话。
不过,这般大雪肯定可以缓解关中大地的旱情。
「陛下。」戴权与几个内监打着伞盖,为崇平帝遮蔽起头顶的满天风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