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71(1 / 2)

加入书签

红薯,有花生,也有棉花。

种玉米和红薯的多,其次是花生,最后是棉花。

百寿和海棠同乘一辆车,海棠就问他:“你说为什么种红薯和玉米的人家多呢?”

“因为这是粮食啊!红薯结果多,玉米能当主粮。”

海棠听明白了,他嘴里的庄稼就是主粮。

百寿看着一块地的苗不像是玉米,又像是玉米,就问:“祖母,那一块田里的叶子为什么和别的玉米叶子不一样?看上去叶片窄窄的。”

海棠看了一眼说:“那是高粱啊!长得很高很高,穗子很大,秆晒干了也有大用。”

祖孙说着话,车子进入开封,河南巡抚孙国玺请雍正下车。

从雍正元年到去年,河南的巡抚都是田文镜,然而田文镜年纪大了,去年生病后就是孙国玺协理河南事务,接驾的人自然就是孙国玺。不过田文镜病好后去了山东任山东巡抚,所以田文镜过几日在济南接驾。

孙国玺乃是出身正白旗汉军旗人,康熙六十年中进士,大部分时间在山东和河南做官,也曾去福建做官,但是很快又调回北方。

他带领河南府的官员乡绅再次参拜雍正,每当一个乡绅被他介绍的时候,雍正的脑海就对应出现这个乡绅的家族。

雍正初年推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反抗最激烈的就是河南府的读书人。就因为这个原因,雍正对河南府比较关注。

所以当这些乡绅们向他磕头问安的时候,他就问这些人家里多少人口,有没有子弟读书,有多少田地。

往往土地越多,家里的读书人也就越多,对应出来做官的子弟也就越多。说得好听就是耕读传家,说得不好听就是掌握着土地和教育资源成为当地一霸。

雍正初来,坐了一天的车,也不想对这些乡绅们说什么。随后见到了湖北的官员和乡绅,接着是见到了山西的官员和乡绅。

比较起来,山西人别看穿得很寒酸,但是和朝廷里的人脸熟,与雍正对话的时候也放得开,应对得体,懂得进退。

等把这些人见完已经天黑了。

雍正说:“今日就算了,明日一早你们来回话,朕有话问你们。”

各处领命,留下三省大员,其他人都退下了。

雍正就问各处事务,重点询问孙国玺黄河流经河南段的河务,他这几日要去巡视黄河。

三省大员光是回答又花了很多功夫,眼看着时间太晚,雍正才放他们出去,打算陪着乌雅氏用晚饭。

孙国玺和其他几位同仁告辞后没立即离开,他在等海棠身边的太监。

他出身正白旗下的汉军旗,天然和同为正白旗的海棠亲近,读书人讲究一个同乡同年同师,旗人就讲究一个同旗。前几日山西官绅们谋划吃下汽车厂这块肥肉,这事儿大家都知道,闹得沸沸扬扬,山西人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架势,河南人也不甘示弱。明着不如人家,但是私下里可以努力一下,孙国玺和下属以及同僚们商量了半天,觉得河南府也有机会。

在河南,汝州有煤矿(平顶山煤矿)南阳有铁矿(舞阳县铁矿),妙的是两处地方距离很近,同时开采同时冶炼,能和山西拼一拼。他刚才就派下属和海棠身边的太监们递话,想找个机会亲口和海棠说一说河南府的优势。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