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 身法(2 / 2)

加入书签

好比,他已经通过鹤形术积攒了一笔内力,却不知运用。

而八卦身法,正是徐青急缺的运用之法。

徐青凭藉「绝对专注」的状态,加上自身的鹤形术积累,居然很快就将八卦身法从无到有,跨过「粗通」阶段,直接入门。

前前后后,不过一个时辰而已。

练了八卦身法之后,徐青才明白,先前少女要是有心防备,他第一时间确实拿不住对方。

一个练武之人,对一个人没有戒心?

徐青心知,少女确实也真的拿他当朋友。

没办法,谁叫徐青是少女从小到大,唯一接触很多的同龄人。而且他们聊得来。

人生在世,哪怕活到七老八十,能找到几个聊得来的朋友,那也是不容易的。

能在年轻时遇到,更是令人珍视。

「你已经学会了,剩下的东西,你自己练下去即可。」少女有些淡淡的惆怅,没想到徐青不光学八股文的能力很强,练武的天分,也是高的让人嫉妒。

「多谢了。」徐青不知道说什麽才好,这份恩情,他都不知道后面要怎麽报答才合适。

少女:「你确实该谢我,你知道吗,周提学主治易经。」

原来科举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为基础。因为五经的经义博大精深,甚至各有冲突,所以乡试开始,考生可以选择五经中的一经作为自己的主治经义。而阅卷的老师,也分成五经房。

甚至乡试中举,前五名,也称为五经魁。

易经在五经中算是比较冷门的。

因为深奥难懂。

如今流传最广的是汝南袁氏掌握的孟氏易经。

这是传承数千年的大世家。

即使在本朝,都已经连续四代人,出过尚书级别的高官。

而孟氏易经几乎是袁氏的私学,其馀能懂易经的儒士,无一不是当世有名望的大儒。周提学正是其中之一。

正因主治易经的人太少,所以徐青若能在院试时,以易经的学问来破题,无疑会引起周提学的重视,甚至打消来自何知府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士大夫虽然分出许多学派,其实还不是真正的党派。

哪怕变法派和守旧派在朝堂上斗争激烈,其实根源也不是在变法上,而是利益和话语权的争夺。

如果徐青能展现自己在易经上的才华,周提学未必不会对这个后起之秀动心。

有时候,同一派系的人,未必同心。

但同治一经,往往在政治理念上会极为接近,属于天然的自己人。

而八卦正是易经的基础。

徐青修炼八卦身法,自然要逐渐精通易经的学问。

良久之后,少女的声音一直在徐青耳边回荡:

「你欠我的,我不要你还。我就喜欢你一直欠着我。」

徐青长长叹口气。

真是该死的世道,考个童生试,都要打通这麽多的天地线。徐青又无可奈何,谁叫童生试不糊名,他时间又紧,不得不搞点歪门邪道呢。

其实徐青心知,他想要十四岁中秀才,本身也是极难的。

这跟学问没有太多关系,而是涉及到科举制度下的一个潜规则——「十几岁的秀才是不会轻易给出去」。

他不想办法,就得老老实实熬几年,届时学问到了,年龄门槛也过去了,中个秀才,水到渠成。

八股取士,为何会有默认的年龄门槛?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流传许久,并非毫无来由。

徐青前世精研古代文史,其实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皇权时代,本能需要老人当官。

因为中进士的年纪越大,就越没有时间来培养党羽,并将自己的政治遗产,顺利传给下一代,这样就不容易制造出权臣,对皇权产生致命威胁。

相反,中进士年纪越小,即使没有主观意识,几十年过去,身边也会自然围绕一大堆亲信。

这也是本朝为何三十岁以下的年轻进士,往往十有八九都能入阁的原因。

当朝首辅,便是在十六岁中了举人,二十三岁得中二甲进士。如今不过四十出头,便坐上了首辅的位置。

如果徐青也能在二十岁出头中进士,在天下士人眼中,便是储相,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迟早是要宰执天下的。

「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末了。」

「别人科举是为了当官,其实别人哪知,我科举是为了活命。」徐青摇了摇头。

抛开这些思绪,徐青脚踩水缸边沿打着沙袋,连带梧桐老树都颤动起来。月华凝聚,徐青神魂里发出鹤唳与梧桐老树的呼吸迎合。

渐渐地,梧桐老树凝聚的月华投影水缸,而徐青的气血激荡,阳刚之气同样浸入水缸。

月华为阴,气血为阳。

徐青足下的水缸出现一个形似太极的漩涡。

而他在水缸上面发劲,身形飘忽,控制重心,始终没有跌倒。

翩然起舞之间,栩栩如世外鹤仙。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