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武威郡来使(1 / 2)
第389章 武威郡来使
秋雨落时,起初嗦嗦,继而渐浙沥沥,打在了田间的泥土,冲刷了灰尘。
长安城四面十二门,衢路平正,街道甚多,此前尚有未央宫丶长乐宫丶光明宫丶北宫丶桂宫丶以及高庙丶武库丶东阙丶北阙丶前殿丶太仓。
城内有间里百六十,有宣明丶建阳丶昌阴丶尚冠丶修城丶黄棘丶北焕等处。
奈何李催丶郭记二人曾自相攻伐,以长安城为战地,悍然放火烧宫殿丶官府,未央宫与长乐宫先后毁于战火。
两人罢手言和后,城中里巷内最大的府邸归属了李催,郭记居于城外。
只是不知把天子置于何地,光明宫为汉家供奉求仙降临的住所,北宫丶桂宫亦为后妃居所,天子不可久居。
好在时任宫廷尚书贾翊,募地灵机一动想到了距离长安城二百里处,北边荒废的云阳宫,舍此外,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甘泉宫。
当年秦皇时期便以甘泉为起点,修直道至九原,抵云阳,通甘泉,作为出击匈奴,平定北方的枢纽要地虽然此刻宫殿荒凉,但重建不如修,先让天子居于北宫,待甘泉宫彻底修后,再移去甘泉山。
李榨丶郭记立马答应了下来,因为这无疑节省了财力,后边修到一半两人又反悔,认为甘泉宫虽有地形优势,但离长安实在太远,不好掌控天子与朝堂。
还不如在长安城内择一处空地,重新建座规模小的宫殿,于是兜来兜去又在长安城建了宫殿。
正是在种种机缘巧合下,成功解决了刘备的烦恼,因为此刻无论是雒阳,还是长安两都,皆没有合适的天子住所。
规模庞大的宫殿修建起来,至少需要三四年之久,何况同时修建长安的长乐宫丶未央宫与阳的南宫丶北宫。
而汉王一向体恤民力,徵发役都是循序渐进,量百姓之力而行,如此更不知要修到何时。
于是许多官吏将目光放在了甘泉山上的云阳宫,此处又是黄帝祭天圜丘之处,还有地形之利,攻守兼备,亦与直道相接通。
各地稍有风吹草动,可立即整顿兵马,沿看驰道出击四方。
这样一看云阳宫,非常适合暂时作为汉家朝政所在,毕竟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比它更好的渡过之所。
更重要的是先前修了大半,此刻用不了多久便能修完,避免了汉家中兴,两京皆为废墟的窘境。
待两都宫殿建成,再移回长安或阳也不晚。
在众多官吏的建言下,刘备思索了数日,便下令徵调部分关中百姓,前往甘泉山再度修云阳宫。
「·」十馀骑兵从右扶风迅疾驰来,马蹄声震响长安附近的田野,引得不少耕地的百姓纷纷抬头。
「不会是马腾丶韩遂进犯三辅之地罢,这可如何是好啊?!」
年过四旬的中年人,看见骑兵似乎在传急报,忍不住害怕猜测道。
「放你的狗屁!」旁边老丈听见了,立马吹胡子瞪眼,怒视道:「粗鄙之人就不懂得盼点好事,如今汉王横扫诸侯,大军驻守各县,哪还有人敢撩虎须,进兵关中。」
「便不能是马腾丶韩遂派遣人来降吗?」
「倘若让陇右凉州贼打进来,难道还有你好处不成,真乃竖子之言。」
中年人被骂得满脸苦笑,却不敢有丝毫反驳,拱手倒赔礼说道:「仲叔所言极是,是我失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