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69年,王志雷(2 / 2)
“也好,我让他们家长写信给他们两个说一下,让回来。”王先斌点头说道,两人是在市里还是回来他都觉得可行,既然族长这样说了,那听着就好。
公社中还有一个退伍的人,但这又不是自己族人,王泽才懒得管,直接签字提交了上去。
公社同时也和军方做了沟通,想要两人回广慧公社,军方会询问本人意见,没问题便会正式开始走流程。
这两人现在都快要三十岁了,上头也没人,未来发展还不如在村里帮忙呢,保证他们一生富贵还是没问题的。
他们几个有的运气好赶上战争,王家村的人从小训练,在各方面都远超常人,在战争中确实发展很快。
而後面去的人,基本都送去了空军,有老丈人照看着,发展也很顺利。
偏偏就只有早年去参军,又没有赶上战争的几个孩子最惨了。
看到退伍的人,王泽也想起来,快要和越南作战了啊。
这时候在去参军,可能就真的要上一线战场了。
他不愿意宝贵的年轻族人丧命在前线,就这麽点人手,损失一个他都会心疼的不行。
也决定从今年开始,暂停王家村大队去参军,每年的名额直接给其他大队,这年头,参军对於普通人可是好事情,一般人想去都没那麽容易呢。
王泽之後没有过多关注这些,只是交代完后就继续投入到加工生产上面。
他的工作不只是制造层面,更多的心思都在整合上面。
空间中的设计方案已经堆了厚厚一层,这些等年底去香港,都要交给王宜风实施。
就在他正在忙碌的时候。
大屿山跨海大桥项目正式被中央通过。
项目一通过,立刻就开始相关的准备工作。
这年代的好处也就出现了,只要一句话,马上就可以组织起人员,一切为了工程,一切都可以让路。
珠海一时间成为一个大工地,水泥厂,模块厂都开始建立,
水泥就近使用,并且配方还是香港那边提供的,专利已经被香港王氏在全球注册。
但内地不讲究这些,拿到配方后,察觉到这款水泥的优秀,马上就复制到全国,只是较高的生产成本,只会在大型工程上才会用上。
主要的探测工作则是交给内地,海底地貌都要一点点摸排。
这条线路怎麽规划,基桩打在哪里,都要提前安排好。
下半年,王泽又多了一个儿子,族里对此甚至比王泽还要高兴。
两个男孩,代表着主脉能稳定传承下去,一个男孩还是有些危险的。
这个男孩,出生在69年8月...名叫王志雷。
至此,王泽有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他没有继续要孩子的打算。
三个孩子已经让他挺头疼的了,小的哪怕有族里的婶子帮忙照看,但是晚上的活依旧不少,还好他身体精神都远超常人,不然白天都没精力去画图了。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