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2 / 2)
“倒不是去拜见师兄有什?么,我听范先生夸文?嘉那意思,话里话外十?分?羡慕先生能教出文?嘉这?等聪明孩子。”
好似,有收徒的意思。
梅长湖仔细想了想,咂巴着范先生和许先生说的话,他觉得自己没猜错。
渔娘惊讶:“没听贺文?嘉说呀?”
“可能是范先生讲究,要见过贺兄夫妻和你师父,才?好提拜师的事吧。”
在外人看来,贺文?嘉从小跟着孙浔读书,孙浔把贺文?嘉教得好,两人感情又不错,孙浔却没把贺文?嘉收入门墙,中间定是有什?么缘故。
隔日上午,许耕、范江桥登门,孙浔请两位到?屋里喝茶,对于这?个疑问?,孙浔笑道:“哪里有什?么缘故,我一个乡野之人,收来徒弟于他于我又有何益处?我只管教书育人罢了。”
孙浔不慕名利,纵使王苍、贺文?嘉中状元又如何?他孙浔依然是那个孙浔。
许耕赞道:“孙先生真是品性高洁呀!”
“许先生客气了,只要朝野安稳,不争高官厚禄,只做江湖蓬蒿客,这?才?是人生至高享受。”
江湖?许耕心一动:“孙先生莫不就是江湖浪人?”
江湖浪人和南溪县有牵扯,且贺文?嘉说过,孙先生一家今年春天才?去过一回江南,孙先生的学识跟江湖浪人对得上。
额孙浔笑着摆摆手:“我却不是江湖浪人。许先生若是看过《青云志》,就知江湖浪人行笔细腻,嬉笑怒骂皆有趣,这?等文?章必然出自年轻人之手。”
范江桥也看过江湖浪人写的两本游记和《青云志》,他道:“孙先生说得没错,我也有此?感。”
许耕回头细想,还真是如此?。
范江桥和孙浔年龄相差不大,又是从前朝走?到?今朝的文?人,又都退居江湖之远,在家教书育人,两人十?分?说得来。
知道范江桥有意收贺文?嘉为徒,孙浔一点都不介意,甚至愿意帮着说和,范江桥自然感激不尽。
下午,范江桥和许耕去城外游玩,孙浔亲自去贺家找贺宁远。
“范先生本人的学识没得挑,范家深厚的人脉和倚仗更是难得,二郎若是拜范先生为师,搭上工部尚书的路子,二郎以后若是入朝,也能有个帮衬。”
范江桥的堂弟范江阔是他一手扶起来的,范江阔这?个工部尚书是专心做事的孤臣,寒门世家之间的争斗他全不参与,皇上要用范江阔,却嫌范江阔不识趣,所以范江阔虽是工部尚书,却未入阁。
贺宁远低头沉思,若是做孤臣,这?个时局之下,倒是比直接倒向寒门来得好。
“可文?茂那边……”
“无?妨,兄弟之间各有各的选择也不稀奇,陈家是世家领头羊,家中还有子弟倒向寒门呢。”
说不清是两面讨好还是真的政见不同,也无?人去深究。
贺宁远心下有了决断,有些不好意思:“二郎是您从小教大的,叫他拜别人为师,终究是我……”
“贺兄这?话就客气了,渔娘是我唯一关门弟子,等二郎和渔娘成亲,他跟着渔娘也要叫我一声师父,两边不耽误。”
孙浔话说到?这?个份上,贺宁远下定了决心:“那就听先生的。”
贺宁远替儿子答应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