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2(2 / 2)

加入书签

渔娘垂眸,这皇帝,暗中究竟布置了多少探子?

皇帝叫高九在她面前说这些,是为了什么?她也有叫人?拉拢的价值了?渔娘怎么觉得不太对呢。

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她一个女子进国子监,是为了赏她,还?是拿她做幌子转移注意力?,减轻薛广他们在安徽推行国策的压力??

或是暗中又有什么谋划?

比如,皇帝是不是对这一两年暗中怂恿皇子争权的官员动杀心了?

从马车上下来,看着朱红色蔚为壮观的皇城,渔娘缓缓舒了口气,她感觉自己已经卷入纷争了。

以后想退,只怕不能了。

可她为什么要退,这些是她应得的!

渔娘的目光渐渐坚定?起来。

第114章 京城骂战

渔娘头一回来太和?殿,路上?忍不住不经意地左瞟右瞟,暗中打量这座皇城最威严的所在。

走到太和?殿台阶下,她一抬头,和?大殿门口的侍卫、太监等?对上?眼。

渔娘缓缓低下头,看着?脚下的台阶,装作自己刚才并没有乱瞧。

大晋朝,不对,几百年来头一个?被授予官职的娘子?啊,如今都能走到太和?殿来了,任谁不想多看两?眼?

渔娘走的正门,一脚跨进太和?殿的大门,门边的一个?小太监偷偷吸气,渔娘微微侧头,笑看小太监一眼。

她知道贺文嘉他们平日里进太和?殿走的都是侧门,一是他们从翰林院过来走偏门方便,二是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重。

渔娘觉得不然,高公?公?既然带她从正门台阶上?来,断没有叫她绕半圈走偏门的道理。

她这么聪明的人,难道还会?会?错意?

她肯定是没错的!

渔娘大大方方一脚跨进门,从阳光下走进屋里,身上?的绿袍官服似乎还带着?天上?的光。

太和?殿里常年坐在殿内犄角旮旯写起居注的史官们浑身一激灵,忙记下一行字:

元吉二十年,八月二十一,帝与内阁诸臣议定,命梅羡渔为国?子?监五经博士,教?授算学,梅羡渔着?官服进太和?殿谢恩,正门入。

旁边两?位史官都偏过头去看,他们今日也算见?证了大晋朝第一位女官的诞生了。

他们都知道,这位梅博士这一生,从今日起,以后只怕要流言缠身了。

若是梅博士逝去之前他们还在,他们一定会?为这位传奇的女子?立传。

想到梅博士年纪尚轻,两?位年纪稍大的史官都看向中间年纪最小的那个?,希望他能活到那个?时候吧。

史官们挤眉弄眼的工夫,那边梅博士已经行完礼,皇上?赐座了,他们都竖起耳朵听皇上?跟梅博士说了什么。

“朕听胡商说,西域也不全是荒漠戈壁,往西的路上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