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5(2 / 2)

加入书签

聚集百家的在博士学官里的博士们也被抓来。

但还是不够,李世民现在就像一个死而复生到荒漠中的厨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甚至把在咸阳宫中那些惶恐不安的皇弟们也抓来用。虎父无犬子,李世民相信这些人只是害怕不敢动脑而已,总能有所长进的。

但这些人稚嫩的很,不得用!

日头正盛,临近中午,人一个个走了,他们走了李世民才终于紧绷的卸下心神。

他看着竹简上写着的地方官姓名履历功绩,悲伤地发现不仅仅中央的官不得用,地方官吏也有一半不符合他对良吏的要求。

人才,在秦末李世民能想到的就是方才自己见到的博士馆中的诸子百家,还有汉初的人才,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人。

李世民一一在心中细数着手边可用之人。

发现人才不少,忠心的一个没有,基本上要从头培养。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最想要的就是一抓过来就可以直接用的人才。

这是一个悲伤的消息。

李世民看着如山高的政务开始做梦:“政,你说这世界上是不是存在一个人。”

“他运筹帷幄,善于谋划,为丞相夙夜勤强,谨慎廉洁,恪守职责,善于用人,随材授任,乃王佐之才。”

“有他之后,朕也不用烦恼丞相的人选,因为他在世多久,丞相之位就坐多久,可以给大秦做至少二三十多年的丞相。”

李世民讲得如梦似幻,乍一听不错,但一深究……

秦小政蹙眉:“你是在做梦?”

“天下间哪来的这种臣子?”

就连李斯,他都没有这么用过。对方的丞相之位,也才做了不到五六年,还是王琯下来他才上去的。

“一找到他就能直接坐稳丞相之位,还能为你解决现在的所有问题,顺便帮你带来许多有用的人才?”

李世民苦笑,是呀,天下间哪来这么多臣子啊,还真凑巧就被他碰到了。

他和身边的魏征、尉迟敬德视线相对,这一刻两人脑海中一个人的身影浮现了出来。

那个在李世民微末之时佐他参谋划策,定天下。登基后及终相位,先为中书令,第三年就成尚书左仆射,活了多久,实为丞相的这个位置就做了多久,居相位长达二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

李世民不敢想这个世界他的左仆射玄龄在他会多开心啊。

他的玄龄可以制典章制度、修秦律;他这个皇帝提出‘量才授职,务省官员’,他的玄龄就能大力简政,并省官吏;玄龄还善于用人,不问贵贱,随材授任;居高官多年,却恪守职责,从不居功自傲。

不是他吹,筹谋帷幄,能定社稷,玄龄是他的萧何、张良……

但梦还是得少做。

李世民在想要用何种方式召集他那些可能流落在外的臣子?

直接召集不大行,他的臣子遍布秦朝不知位置的各地,无缘无故找他的功臣就得带详细名字,他的臣子们要是早已泄露姓名,就会置他们于危险之地。

最好就是察举的时候伴随察举政令而出,在上面做一些提示,如‘凌烟阁’,‘贞观’,‘尉迟’等字眼。

他的臣子如此聪慧,看到这些应当就知道他这个莫名其妙与历史不一致的扶苏皇帝也是从唐朝过来的。

其余秦末人李世民知道他们详细的位置和身世背景、能力。如若要让他们皆来咸阳为国效力,可以直接遣小吏召见,言咸阳有闻大才之名。

也可以向地方下发察举之令,直接作为地方举荐上来的人才,派遣使者悄咪咪让人不落选

再不行也能学学刘备三顾茅庐,但这法子按照他现在的政务繁忙程度来看显然不可行,他再也不是那个有玄龄监国自己能出去打高句丽的唐太宗李世民了,他是一个无人可用的李世民。

但李世民细细想来,秦末的人才派遣小吏直接征召,萧何这个秦朝地方官吏都征召不来,毕竟史书上写了,萧何可是放弃了来自咸阳的诏令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