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2 / 2)
“宰相职权分三份,行群相制。”
“以三省中书令、侍中、尚书令行宰相之职共议国政,不分大小。”
“细化分工,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统率六部执行。”
“中书所出诏敕,意见不同且可能有错失,本为公事,故需门下省相互纠正,尚书声执行。”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尚书省下分吏、礼、户、兵、刑、工。
李世民详细地讲了官制,给便宜爹理顺什么叫做三省六部制。
“既然利益引诱出腐败,那就让行政与利益分离;决策和行政分离;政令和执行分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杜绝腐败。”
“再加上百官监察制,地方官吏县级也是中央选调等等。”
清晰明了,秦始皇一下子就看出这东西真的很适合现在的秦朝。
甚至说这个制度在秦朝的制度之上进步了不是一丁半点。
秦始皇道:“此法确实比现在的官制好。”
现有的官制并不完善。
三公九卿为政、军事、监察之职责,这三者融为一体。其中的少府、太仆、光禄勋只是为宫廷服务罢了,却占据九卿之位,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其实不利于现如今秦朝的发展。「4」
卫尉和中尉这两个只是禁卫军统领罢了,但他们的位置却不适宜,也没必要设立占据两个卿位。
更为主要的是相比较对方方才说的官制,秦朝现行的制度下,皇帝与丞相所拥有的权利大到可怕。
皇权之下只有丞相,其他人的权利皆比不上丞相,而丞相的权利有所大?大到一人就能处理全国政事。
没像三省六部一样进行权利的制衡和分权,丞相独自掌握决策、审议和行政三个大权。
相权大到可以与皇权并立。
就像一个丞相就能下诏杀皇长子和驻边大将就可见一般。
秦始皇肯定道:“群相分权,决策、审议、行政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是比三公九卿更加完善。再加之监督制度强化,三者相结合,确实可让职有常守,位有常员,法制精细而周密,施于事则简而易行。”
能更加适应秦朝现如今日益繁杂的行政事务,防止皇帝的政令出错。
但此事的践行并不容易。
秦始皇再次道:“但你要知晓,一件事情的陨落必然伴随着一拨人的利益受损,你有法子保障他们同意?”
“就是三公九卿他们就不能同意。”
“新皇即位,秦朝新旧交替本就动荡,秦朝内部百废俱兴,六国余孽虎视眈眈恨不得冲过来把你扒皮剔骨,你有余力去做此事?”
“此事干系重大,非能者不能调之,有人可为你钻研?”
“而且此制度并不完善,此制度下政令的下达需要多层审批,极为繁琐。”
是的,这个流程李世民稍微思考下流程就觉得头晕。
皇帝下政令,中书写给门下;门下誊抄审核,审核不通过再存档写理由驳回,审核通过存档一份,再参与人员联署下达给尚书省;尚书省誊抄存档分解政令……「4」
但谨慎、仔细的流程确实能防止不少问题的出现。
李世民能想到的问题秦始皇自然也能想到。秦始皇的目光紧盯李世民。
李世民也不回避直视回去。
秦始皇看到了李世民眼中的犟。
和他一样的犟。
两人的车架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