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8(2 / 2)
看对面青年淡定的样子,秦始皇知道,对方的人已经猜到了:“你可知他是谁?”
张良点头:“不知你说的和我想的是不是一致,你所说的那人是封锁百越之地,拒绝向外沟通的赵佗?”
秦始皇赞同:“赵佗手持五十万大军趁着咸阳势弱,封锁百越之地,有妄图自立为百越王之倾。”
这不是倾向。李世民想。这是历史公认的事情。但是面对别人他们确实只能说是倾向。
那个他老父亲生前信任有加的人在秦始皇死后确实没有挥师北上协助咸阳,而是封锁百越,自立为王。
现在历史拐了个弯,昏庸的胡亥走了,李世民登基并且能稳坐地位,并治世之音初步显影,但没有丝毫用处。
百越如原先的历史那般,封闭自我,调查中,百越王赵佗确实如原先那般欲佣兵自立。
对方在等大秦乱起来。
张良接收到秦始皇的话:“故而你才想问分封与郡县。”
秦始皇点头:“对。”
“先皇行郡县之制免家国受诸侯之乱的苦,是极为正确的。”
“但先皇也信错了人,予赵佗五十万大军驻守百越之地,当初打百越之时已耗费诸多心神,现如今的大秦新旧皇交替,百废待兴,三年内定然无余力再去耗费数十万人攻打百越。”
这三年就放任赵佗行分封之举?还是攻打百越之地,让百越之地再次变为郡县制?
这是秦始皇看到赵佗举动时一直萦绕在心尖的事情,也是让他愤怒的事情,他的臣子,辜负了他的信任,给他的二世带来了巨大的问题。
看出秦始皇的郁闷,李世民这才知道他老父亲原来一直把这事埋藏在心底。
秦始皇不是个会沉浸于情绪中的人,他想知道的是对面那个青年的想法。
历史闻名的谋圣,定然会有一些特殊的见解吧?
秦始皇:“先皇去分封兴郡县时,已让许多人不服气,言——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
“欲让始皇分封旧六国皇室,要不然就是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之举。现如今若因赵佗盘踞一方则行分封之事,或不管百越之地,那四十八郡定然有一半的郡会佣兵自重,到那时秦乱矣。”「1」
本质上,那些说什么复立六国之后让六国君臣百姓感恩戴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的话秦始皇一句都不信。
天下诸地只能被咸阳管控。
不负李世民和秦始皇内心满溢的赞美之词,张良确实曾思索过赵佗佣兵五十万,封锁百越这件事情。
但当时他的设想的是若他协助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复韩后,他身为丞相当如何解决此事。
不过现在与这个小家伙说说也无妨。百越之事会牵制秦二世的身心,对他们有利无害。
“你所言有理。”张良道。想忽悠人,但也得言而有物才行,“无论是分封赵佗,亦或者放任赵佗拥兵自重,都是一种饮鸩止渴之举,不出一年,秦地定然纷乱四起。”
秦始皇和李世民认同。
但北地还未能安抚完全,就得完全解决赵佗的事情,谈何容易?即使儿子没说,秦始皇也知新皇压力极大。
但秦始皇也说到:“一年,很难解决关外之地危机的同时又解决百越之地。”
“更何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