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8(2 / 2)

加入书签

同一时间,京师洛阳,河南尹宋奇在太傅的书房来回踱步。

“怎么办?颍川、南阳的黄巾都快打到洛阳了!我们还没法见县官一面!”

自从几年前意外落水之后,皇帝的身体就每况愈下,清醒时变耽溺于后宫和西园,不清醒时便像现在这般,连月歇在殿内,除了宦官,无人能近得身。

如此境况,朝中人心异动,宋奇也不例外。

宋奇是宋皇后的兄长,当朝国舅,宋氏是靠着曹氏起家的,宋皇后能够进宫,也是仰仗大司农曹嵩,原本在朝堂上,宋奇都是跟着曹嵩走的,但是这一切,在年头的时候,发生了转变。

宋皇后年头诞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皇子合。

皇子合到来的时机说巧也不巧,对于皇后和其代表的外戚势力来说,有一个能继承汉室的皇家血脉,自然是有利的,但是不巧就在于,皇子合是皇帝的次子,而宠姬何贵人生的皇长子辩已经四岁了,皇帝身体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眼下朝廷内外动乱,那些手握政治资本的世家大族,早早就在皇子辩身上下了注,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岂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原本宋奇作为外戚,是不想掺和进士宦党争的,前朝的血腥教训还历历在目呢!

可谁知宦官胆大包天,仗着皇帝宠信,居然控制住了新生的皇子合,宋皇后被困于宫中,只能向自己的哥哥求助。

宦官此举本意是想借皇子,控制手握京师军政实权外戚,但宋奇岂能忍受自家人让一群阉货拿捏了?立刻就与宦党割席,转身和士人合作。

而今士人派系以谁人为首?

当属四世三公的袁氏家主,太傅袁逢。

如今黄巾贼乱逼近洛阳,皇帝闭宫不出,政令皆由太傅所出,国难当头,袁逢召集门下势力,商议对策。

宦官不懂军务,可是皇命又要经黄门侍郎之手才能下达,几番博弈之后,三道新令自洛阳发出。

一道令命九州各郡博选将领,征兵讨伐黄巾。

一道令拜河南尹宋奇为大将军,名其率羽林军守卫京师。

一道令为皇帝亲传,设八校尉官直属于皇帝,八校尉官以一名宦官为统领。

宋奇得到消息后,勃然大怒。

“由宦官统领校尉?简直闻所未闻!”

众人都知道,他生气并不是因为这八个过于年轻的校尉官名单,而是因为这八个有京师兵权的校尉,分走了他大将军的军权。

“我就说,袁氏也不可信,说好不会和阉人妥协,结果呢?”宋奇对袁逢的言而无信非* 常不满。

门客安慰他:“大将军息怒,你看,太傅大人不是也把曹操放进名录了吗?”

曹操虽然是曹嵩的亲子,但是却与袁氏交往,早早就和宦官割席,把曹操放进这个名单,是在故意恶心曹嵩。

“只要兵马到手,到时候大家都往西去,他蹇硕一人就算是统领,还能往东走不成?”

-------------------------------------

诸葛瑾醒来第一时间,就去摸腰间的太守印。

果不其然,太守印已经不见了。

他睁开眼,房间的布局和陈设都是他熟悉的。

他在泰山郡! ?

他猛然起身,外面吵闹的声音传入耳朵。

不对,不可能是在泰山郡,他记得,他走之前,府衙里活人几乎都跑光了,这是哪里来的声音?

他感觉自己的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