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1(2 / 2)
曹操在诗作最后提及的《东山》,是《诗经》中的一篇,以周公旦东征凯旋为背景。
※ 如?您?访?问?的???????發????葉?不?是?ⅰ???μ?????n?Ⅱ????Ⅱ?⑤?.???????则?为??????????点
《苦寒行》乍一看,是曹操感慨行军之苦,抒发战争的悲凉和压抑。
但现在,曹操让他将其作为书信送出,若那便是一封宣战书,是对敌人明晃晃的威胁。
曹操此次北上,意在劝降太行山一带的黑山军。
根据荀攸遗策,袁绍与公孙瓒之间必有一战,这是曹班苦心经营的结果,也是她挟天子后最为成功的一次阳谋,于曹班而言,此战若是公孙瓒胜,她自然可以坐收渔利,若是袁绍胜,她从兖州发兵,也能乘虚而入,那就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左右都是曹班获利,荀攸看得很清楚,她的目标不是公孙瓒,也不是曹操,曹班的敌人是袁绍,是北地之主,她和袁绍之间,一定是不死不休的。
因此,曹操若想从这场乱局中获利,就要站在终点往回看。
曹操当下的首要目标是壮大自己,次要目标,是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尽可能地削弱敌人。
曹操最大的敌人,是曹班。
曹班和袁绍相争,于曹操而言是有利的,所以曹操可以帮助袁绍,但万万不能卷入主战场,再次削弱自己。
从南阳到邺城,一路上,曹操都在思考具体要怎么做。
袁绍出发清和国前,曾在邺城与曹操短暂地碰了一面。
前院刚刚来了盗贼,后院就失火,得知曹班奇袭兖州,袁绍也是大惊失色。
但当曹操向袁绍表示,希望他派兵帮助自己夺回兖州,袁绍却拒绝了。
“兖州初叛,曹班短时间内,必然无法完全控制,但如今公孙瓒的兵马已深入冀州腹地,我身为冀州刺史,必须护卫邺城,孟德当与我同去清河国,待我斩杀公孙瓒后,必举一州之兵,助你夺回兖州。”
曹操只当袁绍放屁。
我来找你要兵,你倒好,想直接拉我去送死?
但此刻的他,人在屋檐下,只能先答应着,又讨价还价,从袁绍那里还是要来不痛不痒的五百人,这才罢休。
袁绍和曹操一同长大,又是多年的老同学,哪能不知他曹孟德阴奉阳违时的表情?
本来袁绍也没指望曹操能帮忙,如今连自己的地盘都能丢,袁绍更是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故作大度安慰曹操:“若是孟德不愿于我同去,也可以在冀州帮我募兵,募得的士兵,我承诺,都交由孟德统率!你看如何?”
如何?不如何!
回到临时住所的曹操大发雷霆:“我就知道袁本初靠不住!”
曹洪也气道:“那我们就在冀州募兵,等人数凑齐了,之间杀进他的邺城!”
“别说气话了!”曹仁受不了曹洪的拱火,驳斥道,“你当他袁本初那么好心,引狼入室?”
“冀州连年兵祸,黄巾之乱后,成丁大量外逃,袁绍在这里这么多年,能募兵他自己不会募?恐怕就是深山里的野人,都让他揪出来充军了!让主公去募兵?简直就是戏弄人!”
两个亲信一吵起来,曹操帐中诸将士也开始七嘴八舌地提意见,有说应该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