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很大的晋升空间是多大(二合一大章)(1 / 2)
第118章 ︱很大的晋升空间是多大(二合一大章)
在这之后,伊凡罗斯方面迅速做出应对,向北线增派大批援军,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补充损失。
从本土而来的九个步兵师和二十多个国民射击兵旅接二连三的由铁路部署到位——这些徵召部队此前才刚刚完成简单的临战训练。
重创了明斯克第1方面军以后,帝德D集团军群余势不减,第3集团军留守,第4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开始往东南方向纵深推进。
此举意在对中线的伊凡罗斯军队施加巨大压力,迫使其退却,全面战略撤退。
然而,分析全局权衡利弊之后,尤登尼奇上将毫不动摇,甚至劝说伊凡罗斯总参谋部提前在中线发起总攻。
他给出的理由有三:
(1)瓦尔兰德人把精锐的重兵集团用在北线发动反击,在中线的战略预备队必然会少很多。
(2)这支重兵集团围歼己方数十万人后同样损失不小,已是疲惫久战之师,己方有能力将之阻挡。
(3)如果现在认输撤退,那麽随着瓦尔兰德充分动员其战争机器,战争会陷入僵局。
圣皮特堡的官邸灯火通明,伊凡罗斯军政大员对此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持保守意见的人担心一旦失败,中线大军很可能在两面夹击之下溃败,这会葬送帝国的希望。
最终,维罗妮卡坚定表示支持继续进攻,不该被这场反击战吓到。
紧接着第二天,伊万-阿库利宁上将被押送至临时军事法庭接受审判,他被指控多项严重罪名,比如指挥不当和抛弃部队,最后判处死刑。
不死心的阿库利宁上将还向维罗妮卡祈求赦免,他托人传话道:
「尊敬的女皇陛下,我拒绝承认那个临时法庭所指控的罪名,但如果您也相信他们的理由,那麽我愿意背负这些罪名,请求得到您仁慈的宽恕,让我重新返回前线指挥一个师或一个团。」
维罗妮卡的答覆姗姗来迟,她回绝道:
「死亡可以鉴定一个人对祖国的忠诚,上将先生,你应该战死在奥德河畔,而不是乘坐飞机逃离。」
伊凡罗斯军队一面竭力阻止瓦尔兰德军队扩大战果,一面为中线大军进行临战加强。
维罗妮卡反覆强调,第三次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芙娜)攻势必须如期实施,一举粉碎维斯瓦河防线。
现在最严峻的考验是北线,瓦尔兰德精锐重兵集团还在挺进,究竟能否挡住他们?
这直接决定胜利的天平会倒向哪一方。
瓦尔兰德第4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经过连日奋战,可用兵力已从42万减少到33万,大量装甲载具故障待修,可用坦克下降至834辆。
而在他们正面,伊凡罗斯军队还在拼命抵抗,被重创的明斯克第1方面军独木难支,好消息是战略预备队第19集团军正在陆续赶来参战。
这期间,瓦尔兰德帝国空军的He-111和Do-17轰炸机重点针对铁路和火车站进行空袭,成效显着。为了按时赶到目的地,伊凡罗斯第19集团军有好几个师甚至舍弃了辎重,冒着空袭向前线进发。
可以说伊凡罗斯军队非常冷酷的贯彻了大纵深防御的战役思想,按梯次建立平均纵深50~60公里的多层防线,为南边的布列斯特第4方面军撑起了牢固的屏障。
瓦尔兰德第1装甲集团军的进攻因此变得极为艰难,他们不仅要设法突破当面之敌的阵地,还要防备源源不断的伊凡罗斯军队从各个方向的渗透与反击。仅两天时间,担任攻击矛头的第2装甲师就只剩下了88辆坦克还能作战。
在直接抗击帝德装甲部队冲击的正面,第34步兵军军长帕夫洛夫中将不得不采取极端办法来消耗对方的锐势——派出一个又一个国民射击兵旅在缺乏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发动不间断的战术反击。面对涵盖了从7.92毫米步机弹到105毫米高爆弹再到250千克航空炸弹在内的地空立体火力,装备简陋的帝俄士兵们如同飞蛾扑火!
配属给第34步兵军的四个国民射击兵旅在两天一夜的短暂时光里伤亡殆尽,其中第202国民射击兵旅仅十三个小时就全军覆灭。第34步兵军自身也没有多坚持许久,下辖的三个步兵师先后因伤亡过大而失去战斗力。
广袤的平原上尸横遍野。
自始至终,帝德第2装甲师和第11摩托化步兵师未能达成彻底突破,两支精锐之师撞了个头破血流,加起来仅剩下39辆坦克,一些步兵连打得只剩下三四十人。
在援军赶到接替防守任务以后,帕夫洛夫中将就吞枪饮弹自尽了,成为殒命在这片血腥土地的万千亡魂之中的一个。
从战役层面来看,维斯瓦河反击战第二阶段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了。
瓦尔兰德总参谋部无奈下达了终止行动的命令。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我的部队无穷无尽,而你的力量每时每刻都在伤亡!
一名帝德陆军少将无比悲哀地说:无论什麽时候,只要我们消灭了他们几个师,他们马上就增援来更多的师。
与此同时,致命的威胁已经在中线浮出水面。
布列斯特第4方面军得到了大量技术兵器的临战加强,包括114辆维克斯公司代工的T-34和230辆自产的T-34巡洋坦克,以及两千多辆英制奥斯汀卡车和六万馀名兵员。
不过,由于铁路运力已经饱和,又有空袭干扰,第三次亚历山大攻势被推迟到了万圣节前夕。
对于这半个月里发生的一系列惊人变故,全世界一片哗然。
瓦尔兰德与伊凡罗斯之间的全面战争震撼了所有人,双方所表现出的毅力丶决心丶技战术水平都是意料之外的。
□
□
□
实话实说,莉莉安的死给商克的触动很深。
从前线返回布达珀斯以后,他的情绪一直很低落。
他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维捷斯机场之战中阵亡的帕普-玛丽安,二人都是花一样的年纪,却凋谢在了遍布血与火的战场上。
除了两个小姑娘的阵亡,他始终无法忘记的是那天的战斗中敌人耀武扬威的多炮塔坦克。
一回想起当时的情况,他就难以抑制的血压飙升。
这年头步兵的反坦克手段太低效了!
讲真的,如果当时有火箭筒或者无后坐力炮,何必冒险深入敌后,至少莉莉安等好几人都不会死了。
耿耿于怀的商某人专门写了一篇长文来描述战斗经过,强调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重要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