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 / 2)
季凡川一边听主持人问陈导对两位演员的看法,指间的动作没有停。工作人员提供的竹片有点宽也有点厚,他现场用小刀片薄改窄。刀尖划过,竹片就被均匀地分开,看手法的熟练程度就是知道不是现学的。处理好的宽窄厚薄一致的竹片在手中按经纬线排列好,他一边编织,一边时不时接主持人递过来的话。
“对了,季老师的粉丝叫‘帆船’,以后星雨的粉丝想过叫什么没?等这部电影上映,你肯定会收获很多粉丝。”
苗星雨思索了一会儿,认真道:“如果我有粉丝,我想叫他们‘雨滴’。”
“‘帆船’和‘雨滴’,还挺押韵的。”主持人念了一遍,鼓励道:“去掉‘如果’,这期节目播出后,你就有粉丝了。涨粉第一步,先把微博注册好。”
等采访进展得差不多,季凡川手上的东西也有了一个雏形,把编织好的平面修剪成圆形,再用布条封边,背后插上一根竹条当手柄,一枚圆形的竹编扇子就做好了。
主持人接过扇子夸张道:“这真是你做的吗?还是斜纹的。”
底下的观众大声回答“是”,大屏幕同步播放了整个过程,全场都围观了这些细窄的竹片在季凡川手上变成一把扇子。
“因为时间有限,用了挑二压二的斜纹编法,是竹编中入门级的编织方法。”
“要是时间长,可以给我编一个筐了。”主持人开起玩笑,拿出一只记号笔,让季凡川在扇子上签名。
“这枚扇子我得好好保留,季凡川亲手编的,上面还有季老师的签名,限量款。”主持人拿起扇子扇了扇风,正好是初夏,很应景。
“今天聊了这么多,我们还不知道这部即将拍摄的电影名字叫什么?”主持人故意停顿了下,“这次就不让陈栩导演给我们解密了,刚才季老师说还练了书法,大家想不想看?”
在一片“想”的回答中,主持人安排工作人员把笔墨纸砚摆上来。
“我们请季老师把电影的名字写出来,让在场的观众饱饱眼福。”
“饱眼福可算不上,练字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我只是会了一点皮毛,勉强能看。”季凡川很谦虚。
工作人员很快抬了一张小方桌上来,上面已经准备好了笔墨。季凡川站起来走到桌子后面,笑着跟现场的观众打预防针:“献丑了,万一要是失手,大家别喝倒彩呀。”
提起笔蘸了蘸墨汁,悬腕在白纸上,季凡川笔走龙蛇,写下刚劲有力两个大字“情债”。
主持人带头鼓掌,在一旁围观的陈栩、制片人和苗星雨也惊叹地鼓起掌来。
“季老师太谦虚了。”主持人把一幅字举起来展示了下,看向陈栩:“陈导点评两句。”
陈栩接过话筒,认真端详纸上的字:“我跟大家一样,之前是‘耳闻’,今天才有‘一见’。客观评价下,我看可以用来当电影的题字了。”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采访圆满结束。
作者有话说:在暗处旁观的赵小柯:你说的那些都是哥哥玩剩下的。(如果当年机场送花成功,赵柯应该也会说出同样的话)
第二十三章 你想跟谁震
概要:你想跟谁震
回到后台,跟工作人员打完招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