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2 / 2)
朱允蚊: "……"
我谢谢你。
他闭紧了嘴巴。
蚌壳,勿扰。
【2、朱棣迁都设立北京国子监
不整述了。
3、仁宗&杨士奇提出南北取士
建文&永乐年间的9科进士,按《科举通史》的统计,共1939人,其中广义上的南方六省(江西、浙江、南直隶、福建、湖广、广东)占83.65%。
江西最强,一省占26.6%。
而河南、山东、山西、北直隶、陕西这五个北方还算有点人口的省份加在一起仅11.66%。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偏远四省仅4.69%。 (贵州数量为0)江西打败了9个大省还绰绰有余。
太不平衡了,这种情况谈什么落后地区的向心力?】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现在,江西人金幼孜,只想在地上挖个洞,先把自己藏进去再说。
老朱也为这直白的数字微微肃了脸: “贵州布政司是在老四你的治下才立省的,文教不兴,也是正常。回头等那交趾布政司、日本布政司归附了我们,我们也不能歧视他们,都得一视同仁才行!"
"对了,"老朱此时回想起来, "洪武初的时候,好像有几个高丽人来考了科举……"
“是洪武四年的事。”郁新为老朱查缺补漏, "金涛中了三甲第五名。您授了他东昌府安丘县丞。不过他以不同我们的言语辞官归乡。您又厚赐路费。"
老朱彻底回忆起来了: “嗯,没错,是他!不想当咱们的小官,回去高丽当大官去了。他们高丽人还是很稀罕咱们的科举的。"
郁新又补充: “他洪武十二年的时候,陷入高丽内部党争死了。”
大家: "……"
短短两句话好似说尽了他的一生呢。老朱摇头: “哎呀,还不如在咱们这里当个小官呢。”
大家: "……"
其实在这边当小官也并不很安全呢
。
【洪熙元年5月,《与Judy祖孙对话的日子》,江西人杨士奇记录了这段极为重要的对话。
仁宗本来是找杨士奇抱怨国子监学生不顶用、翰林考试不严。得改革太学数十年之考试弊端,考!给我仔细考!不行的都滚,留一个有用的就好。
接着又道: “科举也得改。”
——私以为,按照前后语境,仁宗此时未必意识到需要南北改革,只是和老朱当年一样,嫌弃科举选拔的人才不顶用。】
郁新和金幼孜都产生了很多迷惑。
他们不相信,杨士奇竟能取出这稀奇古怪的标题!
然而除了他们以外,好似大家都习以为常,他们左右张望,也就只能默默不语了。老朱撇撇嘴: "这数十年之弊端,就是他爹,他爷,都很弊端喽?"
朱棣呵呵一笑: “正好,他自己的想法,就从他先开始,那期末考,会考,中考,高考.…什么都有,都先给他安排上。"
【杨士奇语出惊人: “科举需兼取南北士。”
仁宗: "?北人学问远不及南人?"
杨士奇: "自古国家兼用南北士,长才大器多出北方,南人有文多浮。"——后两句纯属屁话和借口了,你在骂你自己吗?
第一句在永乐朝的实权尚书籍贯分布看,是客观的、合理的。蹇义、吕震、宋礼、吴中、赵肛、李庆、刘观都非南人。
杨士奇在这件事上,展露了他作为名臣的风范,真心实意的为国家思考而不为家乡谋更多福利。
不管他在别的政策上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就这件事,做的真好。也算小小的背叛了自己的屁股利益。】
朱元璋和朱棣,此时一同点头肯定:
"此事之上,是极好的。"
别说他们了,便是那郁新,一时也是暗暗惭愧:吾弗如也!
【仁宗问: “具体咋搞?”
杨士奇: “糊名,写南北,南取60%,北取40%”
r />
——仁宗或许是被杨士奇的第一句“南北兼用”说服的,但他的感慨亦是真知灼见,知道这不是什么增大两地歧视,而是会促进北方文教兴起。
很可惜,仁宗马上就死了,没能看到这项好政策落第。幸运的是,人亡政未息,他儿子朱瞻基帮他落实了。】
朱棣展颜道: "好圣孙!"
朱元璋也展颜道: “好圣孙!”
两父子一时: "……"
不得不说,这对父子还真是相似,都是看儿子哪哪有些不顺眼,看孙子,哪哪有些好地方。
【4、宣宗落实。
宣德2年,南北正式分开取士,也就在这一年,一位山东学子拿到了头名,杨士奇感慨道: “未有北士占首选者,有之,实自今始。"
无论怎么看,这件事对北方学子都是极大的振奋。
只要给了机会,他们不比南方差!
后来,杨士奇等人进一步改革,正统4年时,演变成南55%,北35%,中10%(堡宗的年纪根本不可能做出这种大的抉择,这是三杨辅政的功劳)。
中卷的划分照顾到了南直隶内部庐州等市教育落后的问题,把它们从南卷里分割,并入中卷。】
朱元璋此时点头: “估计等发展到最后,就是兔朝那样,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名额,每个省分开取士。在这点上,元朝也算有其见解之处。"
元朝也是分省取士。
但朱元璋又轻蔑一哼: “不过像元朝那样,按民族分四等人取士,便是那番邦之人,压根不懂民族融合的道理了。"
【5、景泰元年短暂反弹取消南北
赶鸭子上任的景泰帝还不知道当皇帝的道道弯弯,大理寺左寺丞-江西-李奎进言:
往年进士多为名额所拘束,沧海遗珠啊!
陛下登基之初,该广收贤才啊!我们该效仿永乐年间的惯例!只要三场文字合格,不论多寡都取哇。
景泰:他说的好有道理,还拿我英明神武的祖宗举例。
从之。
既然老板都从之了,第二年要考试了,礼部执行时,就废止了南中北限额。户科给事中-北京
-李侃临考前发现,啊?这不对吧?
他以南北榜举例,说不分取士就会变成那德行。高皇帝怒取之偏(重重)。礼部擅自改规矩,就是想偏私南方文词!南北不可改啊!
——这条记录,便是景泰朝的另一条提起南北榜的弹幕。
刑部侍郎-河北-罗绮点赞。】
郁新: "好家伙,现在所有人说话前都要带着籍贯了?"金幼孜默默点赞。
【正反辩手发言完毕,景泰把话筒递给礼部,反方你有什么看法?
礼部尚书-江苏-胡淡代表礼部发言:不是说按永乐吗?我标准永乐啊,永乐八科全都不分南北。老板都准了。
察举法不可行(老朱试过了!),不按文取士,考官拿头取啊?
且北方可是出了周公、孔孟、颜子、曾子、子思。 (你别慌啊,你们祖上阔过)你要说永乐不好,那永乐时选出来的河北-王骥、河北-王文、河北-王翱是空气吗?别预设立场说取不出北人!何况本部只跟着诏书,也没打算偏私南人。
——这就是纯粹的诡辩,都不按照概率学计算永乐的整体人数,只说个例,也不看时代变迁,只说往昔荣光。
老朱都知道北方学业凋零,他胡淡不知道?其他礼部官员不知道?肯定知道啊,揣着明白当糊涂。辩论完毕,景泰选择了反方辩手,取消南北。】
朱棣叹口气: "不得不带着籍贯呐……这赞成南北取士的,大部分是北人;反对的,大部分是南人。
郁新道: “杨士奇,毕竟是少的。”
【景泰五年,礼部上奏: "老板,第一次考按永乐。最近有工科给事中-河南-徐廷章请奏恢复宣德、正统之例,临考了,你选哪个呀?"
五年了,景泰这皇帝早当明白了,这次聪明的选择了分开取士。
此后,成化的潘镇、正德的赵铎、刘瑾、焦芳等都各自因不同理由提出增减各地名额,最终,科举在嘉靖时期落实定额取士,再不复更改。
明朝的南北榜之争,也算是到这里彻底结束了讨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