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9 章 大明王朝20(1 / 2)

加入书签

【事实上朱瞻基的儿子面对经济也没辙,甚至连他留学也是因为经济问题】

天幕一席话如惊雷般炸得朱瞻基等人心神不安。

后人言下之意指的是什么?

他眼球转动,脑海不断思索‘留’字含义:留有不留不处,不动不离之意;

留学?指后世儿孙去国外学习?

怎么想都不对劲,朱瞻基嘴唇翕动,理智不断往下沉,不好的预感却不断上升,他右手死死地按在左手上,似乎这样做就能把猜想按在心底…不可能!

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的朱瞻基,把不颤抖的手笼入袖中,双眸摄血般刺向天幕,看着恐怖骇人。

后人,闭嘴闭嘴!听见没有,闭嘴!

可惜他的心声传不到天幕上,讲述人仍按着自己节奏进行:

【朝贡是大明是控制草原最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草部各部以马驼、皮货等物朝贡大明,明廷以回赐方式给予草原需求的物品。

这种方式自朱元璋起就代代流传,传到朱祁镇这就出了问题。

草原对朝贡需求变大,或者说大明养大了草原胃口。

永乐时期瓦剌朝贡使臣不过三十四人,明廷看着瓦剌所求之物,抬抬手赏赐了。

后来到朱祁镇时期,瓦剌朝贡者多达三千人。

瓦剌使者入明,明要给他们提什么物资?】

不等历代君臣反应,天幕齐刷刷地贴出车辆、袜料、食宿、赏赐几个单词,看得朱元璋高血压开始酝酿,咬牙切齿地盯着朱棣:“咱怎么不知道大明怎么有钱呢?”

这般大手笔地撒钱他做不出来,心疼!

正回味永乐大帝壮举的朱棣:爹,求别说,儿臣血压在翻腾!

为什么朝贡人物会增加这么多?

大明有那么多钱养朝贡者吗?

【明要提供使者沿途车辆、袜料以及贡使食宿,并且使团正副使,及主要成员都有明廷官职,每位使臣到朝后,明廷都要进行定额赏赐。

除此之外还有朝廷回赐的贵重物品,如绸缎、铁锅等等,总之各项加起来是笔大开销。

关键是瓦剌朝贡队伍里,不仅有瓦剌人,还有回回人冒充使者】

天幕顿了顿换了种说辞:【可以说草原各部为求赏赐,齐心协力地白嫖大明,以至于来使者数量越来越多,人不够就虚报数字来凑,来者一千张口来使三千,总之大明给钱!】

天上掉下一棒槌,砸得明朝皇帝气血上涌。

朱元璋&朱棣捂头:头好晕,朕的血压在上升!

天幕没放过血压上升的父子俩,继续给他们增加压:

【更要命的是来贡者大多在明为奸为盗,甚至深藏大明干些不法之徒,堪称大明版‘难民’风波。

关键是他们一年来一次吗?

不,草原各掌权者如脱脱不花,也先分别遣使朝贡,几项叠加下大明财政大喊:遭不住

了(),涐?住虎?()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快给俺减负!

怎么减负?

朱祁镇下令采取固定赏赐措施,即‘增人而不增赏’,不管你报多少来使,我只赏赐朝廷定下的固定额】

听到后人对应,朱元璋心中险险地松了口气,他挽起袖子慢慢道:“脑子还算活泛,对于夷部不能太过宽松,如猎人那般给它套个圈,听话就喂点骨头,不听话…”

朱元璋得意地一笑,叉腰训导几个儿子:“拿出咱们家的大刀,狠狠地给它砍几刀!”

他抬起眼皮扫了眼天幕,他不知后明朝廷怎么会纵容瓦剌做大,但单看此令朝廷做得还不错,有他风范。

正得意间,天幕砸下的话让他敛起笑,心中杀气再次沸腾,虎目怒瞪大喝一声:“竖子敢欺我大明?”

【白嫖成习惯的草原愿意吗?

不愿意,你大明皇帝下旨归下旨,但我不接受,不仅不接受,我还要走私兵甲、弓矢、火药,我看你明廷怎么办?

朝廷能怎么办,面对边境走私产业链,只能不断遣人调查。

而瓦剌等部为得到更多贸易量,也先决定学习前辈松赞干布,给大明亮亮肌肉,用武力朝贡,准备来把‘零元购’】

李世民:…

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

程咬金&秦琼&李靖等:…

后人,今老祖宗就教你一句:说话不揭短明白吗!

李世民抹了把脸,一拳砸在案上:“丢人呐!”

长孙无忌等人亦是暗恨:他大唐国力横通,对外强硬无比,怎么就在吐蕃面前丢了份呢?

瞅着同僚不好的脸色,程咬金疑惑眨眼:“咱们还没跟吐蕃对上呢?你们在恨什么?”

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对哦,唐蕃对阵还未发生,他们恨什么?

该整军备马以图来日啊!

【正统九年,军马备齐的瓦剌分兵两路入明作寇,结果三卫和女真出现矛盾,瓦剌失去攻明向导,出军失败。

正统十二年,瓦剌再次兵指大明,因蒙大汗脱脱不花汗阻止半路夭折。

正统十三年,瓦剌首领也先以成吉思汗、薛禅汗元世祖蒙诱结女真,想要联合诸部一举南下,被明厉责驳回,再次失败】

朱瞻基咬牙抄写未来机密,边写边骂:“昔年皇爷爷在时,瓦剌只是车前卒,没想到短短几十年竟发展如此迅猛?”

到底哪里不对?他儿怎么回去留学?

前几日他还问太子:“他日为天子,能令天下太平乎?”

太子高声回他:“能!”

当时应答声洪亮,人又神采英毅,满臣哪个不夸大明有望?

为何会这般?

朱瞻基抄写的手抖得厉害,墨迹泅湿御纸,他却咬牙一笔一画地坚持写下去,仿佛写的不是未来,而是拯救太子之机。

【瓦剌零元购明廷知道吗?

知道,并

() 且早有警戒之心,甚至因边军有警,大战前的明军在小型战争中,一直处于上方位置】

天幕话刚落音,历代君臣眼前现出一列列墨字:

正统十四年二月十六日,女真侵犯开原卫,被明军杀退并追至鹁鸽嘴,擒获女真男女六十名,收缴牛马、弓箭等;

正统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辽东总兵官曹义率领官兵出境击败女真部,生擒男女五十余名,缴获马八十七匹、牛二十七头、车七辆和大量军器;

正统十四年四月大同左参将石亨等出境击败数百鞑贼,生擒四十六人,夺获马七十余匹牛四头及弓刀衣甲等

熟悉边备的朱棣迅速对准舆图,细观一番后脸沉得可怕:“他们在试探。”

对比两方舆图后,他发现明再次缩边,大宁府彻底放弃,边境已内缩近三百里。

他猛地攥紧拳头,所谓的仁宣之治就是大明弃边,置北京于危险之中?

还有...朱棣合目复争:朝廷平衡草原的兀良哈三卫,及哈密怎么落到瓦剌手中?

后世朝廷在干什么?为何不插手草原诸事,制衡草原各部?

殿内群臣都顾不上仁宣两帝不孝之举,纷纷围绕舆图推测脱脱不花,也先下步军事行动,成国公朱能肃着脸道:“草原狼在发动攻击前,都驱赶底狼试探虚实,开原卫、铁岭卫、大同皆是边疆重镇,他们找进攻突破口。”

他的话得到群臣一致认同,只是...他们知道有什么用?

得看后代朝廷如何应对。

观天幕讲述态度...群臣互视一眼,心中皆升起不好预感,大明难道要重演大宋故事?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发兵四路入明为寇:

第一路:也先亲自率军叩关大同;

第二路:脱脱不花率军叩关辽东;

第三路:阿刺知院叩关宣府(今河北宣化),围赤城;

第四路:另队进攻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县)。

以上身份分明是:

脱脱不花是元朝大汗;

也先是兼并蒙古诸部的太师、淮王,是蒙古实权人物;

阿刺知院是瓦剌贵族,蒙古重臣;

最后一路领军人物史料记载有误,也最为神秘】

听到元朝二字,朱元璋甩袖冷哼:“元已亡,何来元朝?后人胡言乱语用词不谨!”

自明恢复中华后,元子孙奔窜草野皆为人所害,哪有元?

后朝那脱脱花不过是冒其名者而已,竟敢妄称元后,伪立名号,实在大胆!

还有那瓦剌,它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虏散部之众…

越想越气的朱元璋满心恼火,草原上的贼子,怎么就打不干净呢?

【自明攻克大都后,蒙古分为东西两部,东为鞑靼,西为瓦剌。

永乐时期鞑靼最强,瓦剌抓住机会迅速发展。

宣德时期,朱瞻基打击草原力度不强,给了瓦剌统一漠北诸部机会。

也先之父脱欢借此立元裔脱脱不花为汗,自任太师,实掌大权。

简单说就是,大明面对的不是分裂的草原部族,而是东西合一的蒙古。

初步统一的草原VS大明】

听到草原统一,朱元璋朱棣脸色猛变,心头下意识反应:朱瞻基那鳖孙在干什么?

朱祁镇那鳖孙在干什么?

为什么给草原诸部喘息机会?

统一后的草原会做什么?

南下掠夺中华!

想到元入中华的景象,朱元璋朱棣高血压瞬间上升二十!

相比朱元璋朱棣的血压猛升,朱祁钰则是半垂眼眸,静静地跟于谦听天幕讲述,偌大的奉天殿除他君臣二人外,殿内仅存天幕讲述声:

【也先路战况:

七月十一日:也先与明军在猫儿庄(今山西阳高县北)交战,明军右参将吴浩战死,消息传到朝廷后,朱祁镇大怒:

七月十四日:明军主力在阳和与也先会战,受监军宦官郭敬所制,武进伯朱冕和西宁侯宋瑛战死,左参将石享败还大同城,郭敬躲藏在草丛中幸免于难;

阿刺知院战况:

七月十二日:率大军断水围马营,三日后马营守将杨俊弃城逃跑,等阿刺知院南下攻占云州堡后,杨跑跑产生连锁反应,龙门卫、龙门所等将领纷纷弃城而逃,宣府东北部成了‘我家大门常大开,开放怀抱等你’状态】

听着天幕一声叠一声地讲述战报,王翦等人不明大明军制,但他们也能猜出明边备废弛。

王翦不等天幕讲述完,便出列上奏:陛下,大秦当以明为戒,以防承平日久边备废弛,以至于边军成了等死废物。

秦始皇肃穆地点点头,自周天子东迁以来,天下诸侯争战不休,即使各国联盟获得和平,也是不断地整阵戈。

天幕提到大明之事,他才发现大秦对承平防御之事,并无太多经验可借鉴。

唔,又发现一处大秦漏洞的秦始皇,心情愉悦地笔记之,与他心情相反的是朱元璋朱棣。

父子俩看着天幕上的战况,血压再次上升,浑身上下沸腾着浓烈的杀气,唬得近臣缩头后退,以避天子之怒!

【脱脱不花战况:

七月二十日:广宁提督军务左都御史王翱、总兵官曹义,以及监军宦官得到明锦衣卫小旗陈喜同禀告后,皆表示:不信不信,俺们跟他们是好朋友有生意往来,他们怎么会攻打咱们?

你小子扰乱军心,来人,拉下去给我打!

不信的王翱、曹义等人当夜就受到蒙军攻击,打得明军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刘彻看着天幕上列出的详细数据:驿堡屯庄八十处被破,瓦剌掠走官员、军旗、男妇等13280口、马六千余匹、牛羊二万余只、盔甲二千余副。

望着天幕上明明白白的数据,他脸色变得怪异起来,明能清楚记下损失数据,却模糊掉瓦剌第四路军将领…

刘彻意味不明地摩

挲着下巴:私下越禁买卖,损失清晰的数量…明廷官员趁机销账?()

?????し止??????扔?

?南漳提醒您《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

又有多少臣子把贪污推到匈奴头上?

【当然王翱、曹义等人最后也受到惩罚:罚俸半年!

至于最后一路战况:

左参将都督王喜违节制,败于临水堡西,福保都指挥谷聪战死、指挥阎震战死;肃州卫都指挥胡麒领军救援亦战死;

右参将都指挥刘震在两山口厮杀后,惧怕蒙军收军败逃,巡按御史刘文言等臣知前军打了败仗,于是逗留不援,最终蒙军杀掠者万余

听到犯大错的将领仅罚俸半年,朱元璋血压直接上升到五十,指着天幕破口大骂:咱才闭眼几年?你们一个个的骨头就犯贪了,忘了衙门上吊着的萱草剥皮了?

朱祁镇到底怎么整治朝廷的?

自己夸他类已,感情是夸早了!

百姓被逼得没活路时,会干什么?

扯旗聚义反明!

天杀的贪官污吏!

朱元璋一脚踢翻御案,虎目尽是骇人的血丝,浑身杀气压得众皇子不敢吱声,只能用眼向皇后求救:母后,母后救命呐!快救命呐!

儿臣血肉都要被父皇杀气刮干净了!

【明军右参将吴浩战死的消息,传至京师后朝廷震动,皇帝朱祁镇拍桌表示:朕很生气,朕很愤怒,朕要御驾亲征!

朕要瓦剌知道什么叫‘雷霆震怒’!】

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不好的预感+30。

皇帝亲征,百官愿吗?

不愿意,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率百官苦苦劝阻:陛下呐,你别去啊!你就在京城待着,等将领好消息成不?

但朱祁镇表示不成,朕一定要御驾亲征!

朕一定要用雷霆之怒劈向也先!】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后人怎么把朱祁镇说成稚子?

还是毫无理智,只凭心意行事的三岁幼童?

后人这么不喜朱祁镇?

【亲征有错吗?

没错,自朱棣起,明边防就形成天子戍边模式,不戍边的天子不是好天子,但是】

天幕话一转:【天子戍边是高深门学问,或者说战争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统筹学问,它既是复杂的运算题,也是快速换算的侦查题,更是以国力为支撑的大型军事解答题。

它不是简单的数字比拼,也不是儿戏。

偏偏军事行动在朱祁镇眼中,就是5大于2的数字题,把战争变成了兵力比拼】

朱元璋眼皮跳,跳完朱棣跳,朱棣眼皮跳,跳完朱瞻基跳。

此时的朱瞻基不仅眼皮跳,连嘴唇也开始颤抖起来,心底猜测快浮出水面,咬紧牙关死死地盯着天幕,等待神迹审判。

【想要展示大明天子‘雷霆震怒’的朱祁镇,行动也很雷霆,从接到战报到亲征出发,仅仅用了五天时间,

() 就点齐兵将臣杂,组成乌泱泱的大军跟他出发。

当时瓦剌兵力多少呢?

明史上鲜有史料数据,只有各类条陈略略提及,如第四路是贼三万余人入城掠杀,言围攻明军的虏众仅二万等等。

史料鲜就看看蒙古史记,根据‘蒙古源流’所记:也先带领都沁·都尔本二部落行兵于汉地。

‘都沁·都尔本’在蒙语里意为‘四十四’,即四十四万户,也就是说蒙古兵力达四十四万。

加上‘李朝实录’曾记载,瓦剌征服女真时一度出动过十万兵力,而瓦剌南下时还得加上东蒙古(脱脱不花)的兵力,除去镇守瓦剌王庭及弹压东蒙古、哈密、兀良哈的兵额,瓦剌总兵力不低于二十万之数(中途有增兵,女真三卫等部后期都有出兵)。

那明廷出征兵力多少呢?】

朱祁钰听到天幕验证过程,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侧目对于谦道:“前些日子锦衣卫拷打瓦剌细作,也先一部人马共计九万,但战死及疫死已不下万余。”

下首的于谦默默地听着,心中跟着陛下计算蒙军军力,先前岳谦密报称,也先共有蒙古军士三万人,他处亦有蒙军二万余人,合计当有十五万人,加上赛罕王部、儿卜花王等部,合计不下二十余万。

见陛下神情测测,于谦提话:“没想到后人在无史料下,竟能推出瓦剌大致兵力,甚为奇特。”

朱祁钰沉默几息后才慢慢地反问他:“奇特吗?”

不等于谦反映,他就自回答道:“并不奇特,后人学识磅礴才知之甚多,而我大明学子除四书五经外,少有涉猎。”

过了许久殿内才响起他的声音:“于尚书,大明得改!”

不过…朱祁钰抬起头:他得坐稳天子之位,才能畅谈大明未来。

【否泰录写:官军私属共五十余万;

古穰杂录记载:二十余人;

李朝实录记载:皇帝领兵八万亲征;

现代史学家根据‘大明会典’记载的卫所军士人数,以及军卒逃跑比例来推断,明总出征人数在15万-20万之间,其中精兵约八万】

天幕解释道:之所以得出八万精兵数字,是因明廷规定,大明诸省每岁都要到京师操练,操练军卒被称为班军。

其中河南、山东北直隶为强军前班,按规定三月还,八月到;其余省份归为后班军,按例八月还,次年三月到;

而朱祁镇亲征时间为七月,此时前班军尚未回到原籍,以满额班军来算,总亲征队伍当中有八万强前班军

赵匡胤听着听着,突然发现讲述人的声音突然微顿,随即强调:

有八万强军不代表当时北京城兵力足。

当年六月朱祁镇选京营四万五千人,令平乡伯陈怀及太监林富等臣率三万军队前往大同;

再加上也先南下犯边是瞅准了时机,王骥、蒋贵率领的部分主力军胶着在麓川战场,陈懋、李隆正在带兵平定福建邓茂七民变,都没有归营京城。

为补充人数,朱祁镇把新选余丁、官舍和旧操舍人(幼军教练)都列入出征队伍中。

点兵点将后发现出征人数还是不够,又将宫中厨子和京营部队伙夫,都归入出征大军里。

具体人数史料无记载,土木堡之变后朝廷为安抚人心,‘以随驾出征来归劳苦’之名,赏赐了土木之役败亡后存活下来的厨子2307人,可见亲征充数人不少

天幕高声总结:【总之朱祁镇把京中能拉走的兵力全拉走了】

秦始皇迷惑:什么意思?

刘彻不解:朱祁镇是要打灭国战?

李世民挠头:京师完全空虚?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齐声:他在想什么?

朱元璋&朱棣高血压:上升到80%,脸色涨红,双目充血,宛如杀神降世,骇人至极。

对此医生建议立即服用降压药,以保障身体舒适;

但两位帝王不听,甚至想闯入天幕问朱祁镇:你怎么敢?

兵力全走,留下空虚的京师谁守?

【有了足够兵力,朱祁镇带着他的大军雄雄赳赳气昂昂地出了北京城,七月十六日当晚,大军到达唐家岭(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南)。

七月十七日,大军到达龙虎台(今北京市昌平区西龙虎台村)。

七月十九日,朱祁镇车驾过居庸关。

...】

讲述人每说一地,舆图上相应地点就会亮起,历代君臣看着朱祁镇车驾到达怀来城西,两日后到达宣府(今河北宣化),最终驻跸在鸡鸣山(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七月二十四日);

看到宣府二字时,李世民一愣,愕然道:“宣府东北处不是被瓦剌攻陷了吗?”

唐君臣互视一眼,心中升起最靠谱的猜测:边将有将领瞒报军情!

旁边的程咬金张大眼:乖乖,朱祁镇真是好运伴身呐,与瓦剌擦肩而过竟毫发无损!

天命在身呐!若无天命,去时被俘怎么办?

【明军到达鸡鸣山时,军心浮躁,百官不愿再北上,只想还军于京!

钦天监彭德清、内阁首辅曹鼐力劝不能轻进,请陛下还军京师,但王振不听并大怒处置提议者。

成国公朱勇上章陈述,被迫跪下听命;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野跪于草中。

专权的王振让军中丛生,甚至有了呼声:杀王振平息怨愤!】

等等!

一直沉默的朱标按捺不住脸上的神情,诧异地看向朱棣:“老四,你定下的天子戍边要首辅跟随?”

哦,不对,还有户部尚书随军...朱标脸色奇怪地望着朱棣,怪异道:“天子戍边要把钱袋子挂在身边?”

否则为何要让户部尚书随军?

三连问砸得朱棣茫然:我不是我没有,我不知道啊!

没听过谁打仗带户部尚书的,他难道不是在后方为前方筹集银钱调度粮草吗?

听着他俩对话,朱樉忍不住插话:“你们就不好奇王振是谁吗?”

大军居然由他专权?为何他人要杀他平愤?

正在对话的朱标&朱棣茫然回看他:不知道啊,你知道?

朱樉翻个白眼硬邦邦地怼回去:我要知道还问你们?

【军心浮躁但阻止朱祁镇前行的脚步】

天幕哒哒哒地打出一段话:七月二十八日大军到达阳和城南战场。

讲述人用红圈圈住阳和战场重点解释:【自明军与也先交手后,战场长达半月无人收尸,更无人打扫战场。

按照现代医学所述,正常尸体一小时后开始腐烂变化,明此时七月湿热相交,腐败绿斑、腐败水泡等腐烂现象会发生得更快】

国人总是下意识避讳生死,听到天幕详说腐尸,刘彻等人皆皱眉不愿再听,后人讲下一个!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