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1 章(2 / 2)

加入书签

公元763年,唐军主力在河北围歼了安史叛军首脑史朝义的叛军,此时吐蕃趁虚入寇,宦官程元振压下塘报,导致朝廷做出判断失误,处置失当,使得吐蕃军队轻而易举的进逼长安。

唐代宗见长安兵

力空虚,只得一边逃到陕州,一边下诏命平叛大军回师关中,驱逐吐蕃,此为长安的“第二陷”、天子的“第二迁”。

公元783年,因削藩诱发的河北三镇、两淮藩镇叛乱愈演愈烈,唐德宗不得不抽调镇守西陲的泾原军东出潼关平叛。

然而泾原军在途径长安之时,因阴雨连绵,长途跋涉,导致身心俱疲,再加上唐德宗吝啬财物,地方官员以残羹冷炙慢待这群为国征战的将士们,导致泾原军将士对朝廷心灰意冷。

而后泾原军干脆在长安城下起兵反叛,迫使唐德宗出逃奉天,不久后又出逃梁州,此为长安的“第三陷”、天子的“第三迁”。

公元880年,黄巢叛军松攻克潼关,攻入关中,唐僖宗放弃长安,仓皇逃往成都,此为长安的“第四陷”、天子的“第四迁”。

公元885年,朱玫战败,田令孜麾下的神策军损失惨重,王重荣与李克用率军进逼长安。

此时刚回到长安的唐僖宗又被田令孜挟持出逃凤翔,此为长安的“第五陷”、天子的“第五迁”。

公元886年,因关中战事糜烂,田令孜的盟友朱玫也想要控制唐僖宗,遂发兵进攻凤翔。

此时,田令孜得到密报,带着唐僖宗又逃到了兴元,此为天子的“第六迁”。

公元895年,在平叛战争之中立下大功的李茂贞骄横跋扈,几乎不将唐昭宗放在眼中。

唐昭宗在宰相崔绍纬等人的帮助下,密谋准备除掉李茂贞,却因消息走漏,李茂贞先下手为强,“移镇”长安。

唐昭宗仓皇出逃,却在华州被华州刺史韩建扣留,此为天子的“第七迁”。

公元900年,因唐昭宗强硬的削弱宦官政策,引起了宦官们的不满,在刘季述等人的主导下,唐廷爆发了一场“禅让”的闹剧,唐昭宗被尊为太上皇,囚禁于少阳院之中。

不久,在朱温的干预之下,这场闹剧被终结。

而宦官韩全诲挟持唐昭宗逃亡凤翔,此为天子的“第八迁”。

公元904年,朱温攻克长安,控制住了唐昭宗,随后胁迫唐昭宗东迁洛阳,此为长安的“第六陷”、天子的“第九迁”。

“也就是说,在李隆基之后,唐朝不但由盛转衰,之后的皇帝,除了个别虽然还算靠谱,但也无力回天的,其他的不是早死,就是跟李隆基一样一出事就跑跑跑。

此后的一百二三十年间,唐朝出了十四位皇帝,帝位更迭之快,平均一个不到十年。

由此可见,唐玄宗之后的局势有多糜烂。”

“可以说,唐朝的命运,自安史之乱后,就已经注定倾颓,再无力回天了。”】

指甲掐出掌间,鲜血一滴滴的留下,在周围人尖叫捧起他的手时,李世民才回过神来,然后面无表情的盯着半空。

那悬而未发的怒火,正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届时也许会让整个大唐都震动。!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