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2 / 2)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朱翊钧听不懂的词:“什么叫民间兼并。”
“地主豪绅采取各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强买强卖、巧取豪夺,让越来越多的土地,都集中在他们手中。越来越多地普通农民则会失去土地,最终沦为地主的佃农。”
不等朱翊钧提问,冯保就先向他解释:“佃农要向地主缴纳地租,还要缴纳赋税,服各种劳役,日子会更加艰难。”
“土地兼并严重,对百姓和朝廷都是巨大的损失。百姓失去了土地,而朝廷损失了大量税收。”
“为什么,地主不用纳税吗?”
“当然要,所以地主会运用一些手段,要么隐瞒真实土地数量,要么将土地分别记到族人名下,以此逃避赋税。这还专门有个词,叫诡寄。”
“这些被隐瞒下来的田地,一些地方还会将这一部分赋税平摊到其他百姓身上,更加加重他们的负担。”
听到这里,皇太子已经生气了,一拍桌子:“所以,这些人,欺负百姓,欺瞒朝廷,咱们是治不了他们了?”
冯保说:“所以张先生主张清丈土地,将那些被地主隐瞒的土地都丈量出来。”
朱翊钧说:“可是土地已经被他们兼并了,普通百姓还是没有。”
比起朝廷的赋税,他更在意百姓有没有土地,这一点让冯保很欣慰:“我们应该建立新的制度,革除弊病,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
听到这里,朱翊钧站了起来,在书房内来回走了两圈:“我知道了,张先生所说的困难,也来自于这些地主。”
“清丈土地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会极力反对。”
说到这里,朱翊钧又皱起了眉头,似乎仍是有哪里不对。
他在思考,冯保并没有打扰他,而是让他自己去想明白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朱翊钧走到窗前,太阳落到了万顷殿宇之后,红墙在落日余晖的映射下更加耀眼夺目。
朱翊钧忽然转过身来:“大伴,你是哪里人?”
“真定府深州县。”说完,冯保明白了他这么问的用意,“我家没有多少土地。”
朱翊钧坐在窗边的炕上:“那些大臣家里一定有吧。就算他们没有,他们的家人,也一定兼并了不少老百姓的土地。”
“这才是清丈土地真正的困难。”
“殿下,”冯保来到他的身旁,轻声道,“你要相信张先生,给他时间,他一定能解决这些困难。”
“我自然是相信的。”
“……”
几日之后,隆庆帝在雍肃殿召见内阁和礼部尚书。起因是礼部呈上一封奏疏,说是皇上也即位一年多,为了皇室绵延子嗣,皇上应该通过从民间选秀女,来充盈后宫。
平时,隆庆要干个什么,总是有一堆大臣站出来反对他,尤其以徐阶为代表。
皇上想修个宫殿,徐阶说没钱,刚修过,不要修了。皇上想为后宫采买些首饰,户部也说不行,要买皇上自己用私库的钱买,别打国库的主意。
私库要有钱,皇上也不能向户部开口。
皇上打算出宫去走走,甚至想要效仿皇考,也来一次南巡。徐阶劝他趁早打消这个念头,老实在宫里带着,别给大家添麻烦。
话自然是说得恭敬委婉,但意思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
大事小事天下事,隆庆这个皇帝事事都做不了主,当得没意思。
意外的,对于选秀这个事情,不管是徐阶还是内阁,都没人反对,甚至表示大力支持,这就让礼部着手准备。
隆庆对此表示很满意,总算有了点当皇帝的乐趣。
朱翊钧跟着皇爷爷生活那几年,世宗沉迷修道,宫中没有过选秀,朱翊钧根本不懂选秀是什么意思,只看到隆庆身边那几个太监,成天忙前忙后的,把这个事情当个大事来办。
直到有一天,朱翊钧看到广场上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站着许多妙龄女子,粗略一数,足有二三百人。
朱翊钧吓坏了:“我父皇要封这么多娘娘吗?”
冯保心说:他未必不想。
“没有,只是选择一些合适的,留在后宫。”
朱翊钧又问:“什么是合适的?”
“这……”冯保也不是答不上来,只是不知道怎么和一个孩子探讨这个问题。
朱翊钧也不为难他,挥了挥手:“算了,咱们去里草栏场,今日我想骑熔金。”
自从选秀之后,宫里可热闹了。隆庆有时夜里留宿在东西六宫,有时是妃嫔到乾清宫来。
虽说乾清宫东西两侧隔得远,但朱翊钧常年习武,耳力异常的好。寻常人听不到的动静,他都能听到。
没过几日,朱翊钧不堪其扰,向隆庆请求:“父皇,我想搬去清宁宫。”
清宁宫本就是东宫,专门给皇太子住的地方。
册立皇太子一年多,大臣们也反复上疏,让皇太子搬去东宫,早日出阁读书。
但隆庆宠爱儿L子,孩子从小就和父母分开,现在总算能在一起了,他便想着将儿L子多留在身边一些时日。
今年朱翊钧虚岁也已经十岁了,也应该让他独自生活,便答应让他搬去清宁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