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章 夜探方腊洞(1 / 2)

加入书签

“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

一连念了几十遍字大明咒,我小声叫道:“水水姐?水水姐!”

没回应。

下一秒,电话那头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滋啦啦电流声!接着那头就断了线。

立即在拨过去,却显示信号不行,打不通。

我有点担心她,实在不行我必须联系南平查户口或者惊门的人过来,我帮她不是因为她有钱,也不是因为她漂亮,那是因为我太善良,不得女孩子哭。

收好手机,抽了根烟暖和了暖和,我抬脚钻进了洞中。

不知道当地旅游局为什么想开发这里当景点,洞口太窄,说是山洞口倒不如说是“石缝”更合适,我这么瘦往里钻都费劲儿,胖点的人估计进来就卡住了。

我不是报着旅游目的来的,我是报着探秘目的来的,所以我举着手电的格外仔细,能不能发现有价值的蛛丝马迹。

现在年轻人不太关注这方面,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故事,其实以前安江水电建成前很多人都说淳城一带有宝藏传说,说是方腊留下的,都埋在地下哪个不为人知的地方。

漫步洞中,听着自己呼吸声,我耳旁仿佛响起了当年万人厮杀的声音。

当年方腊以摩尼教圣主自称,建元永乐,建立官制,举兵二十万。占据了长江以南州二十五县,势力范围遍及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沿途烧官衙,杀富商,抢国库,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聚集了无数金银财宝,他就靠着抢来的这些钱发军饷拉关系,可在他兵败后史上对这批财宝的流动去向只字未提,这方面我早研究过。

从心理上分析,他或许觉得自己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那便有可能把搜刮来的钱埋在了某个别人找不到的地方。

这事儿性质就和05年考古队在丹江口发现了张献忠宝藏一样,其实早在90年代初就已经有不少本地人靠着那边水域买了车盖了房,那些发了大财的人根本不会透漏口风,考古队想追缴回来也没办法,没证据,要我说那些人做到了个字,“胆大心细,先到先得。”

走了不一会儿,空间豁然开朗,我举着手电。

这里完全是石灰岩构成的天然山洞,隐约听到有断断续续的滴水声,但不见哪里有水。

地面不平,坑坑洼洼的,前路一片黑暗,出现了两条不知通向何方的岔道,我不知怎么选择,索性勾勾点点指到谁就算谁,我选了左边那条通往黑暗的岔道。

又走了一会儿,鸡蛋般大小的碎石随处可见,还能见一些生活垃圾,矿泉水瓶面包袋子之类,突然,我注意到这里岩墙上有几行字。

估计有些年头了,很模糊,一般人肯定辨认不清,但我能清。

我抬头眯着眼了几分钟,发现这是首长诗。

没落款,没名字,不知年代,也不知写的人是谁,个别字可能有出入,但大致是这么写的:

“东飞吹尽英雄梦,笑春日万重山,历经劫难兄弟在,此去黄泉何惧栽,天若弃我天可弃,世若诛我世当诛。”

读到这里,墙上另起一行接着又写:

“柏叶潇潇墓草长,不见黄旗入洛阳,金乌不识当年月,犹自凄凄守白杨,来年等到花开日,方知腊雪似春霜,金阙银宫惧不在,沧海桑田已难寻。”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忍不住称赞道:“好诗,好诗,这是哪朝哪代哪个无名才子留下来的,就算比起我来也差不了多少了。”

这肯定不是方腊本人留下的,但也不是现在,我认为元明时期的概率比较大,诗后半段提到了方知腊雪似春霜,“方腊”二字赫然藏在了诗句中,此外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不少信息点,我背了下来,决定回去后在做研究。

百听不如一见,我越探索越吃惊!

这洞远不像别人说的只有500米深,真实情况是深不见底,而且越往深处走环境越错综复杂,时而会出现不明岔路,时而又出现类似狗洞的石缝。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