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5(1 / 2)

加入书签

默回到了宴席之上。

今日天公作美,给本来暑热难耐的端午降了温。微雨后空气清凉,还有花香芳满庭。正欲坐回宴席的我恰好碰见了带女儿赏花的尹卫氏,便与她一路。尹卫氏是谨守“男主外,女主内”原则的妇道人家,对男人们的事儿从不过问。所以自然不晓得她家男人谋逆不轨的念头。她只盘算着怎么给自家女儿筹谋一个风光夸姣的未来。虽然王氏一族家业雕零,说没就没,令她忧惧于京城权斗的诡诈可怕。可没了王筱晓这个争夺太子妃之位的大热劲敌,自己女儿尹尔雅就多了一层胜算。思于此,她笑意殷勤,让自家女儿背起了《淑女词》给我听。

当稚嫩的童音歇停后,我夸赞道,“这《淑女词》是懿德皇太后婚后第一年所作,除了遣词典雅,意味隽永,其中所书的女子行为典范,更是被世间女子奉为圭臬。尔雅小小年纪能熟读此词,想来认识的字也不少呢。”说罢,我弯腰对着小女孩笑问道,“尔雅你还小,可懂其中涵义?”

小女童笑时,那一对酒窝显现,格外可爱。只听她稚声答道,“臣女不敢欺瞒皇后娘娘,《淑女词》我读起来似懂非懂,但母亲常说多读几遍就通了。而且臣女也以为,如果一个人笨拙不打紧,紧要的是相信勤能补拙。”

“书读百苡橋遍,其意自见,倒也没错。你小小年纪逻辑清晰又懂事儿,很是难得。”我很是爱怜地抚了抚她圆滚滚的小脑袋,又对尹卫氏笑说,“太子虽然还小,但皇上已经开始从朝中文官中给他物色未来的太傅人选了。可是,我瞧着我那孩儿聪颖有余,却喜动不喜静,就怕以后读书容易贪玩分心。将来若能像尔雅这般有学习态度就好了。”

“皇后娘娘谬赞这丫头了。”尹卫氏眉梢间多了一份被肯定的欢喜和自豪。

“听说尹锦大人已经跟皇上请辞要回陇州了。尹少夫人一走,本宫又少了一位可以说话的朋友,还真是不舍啊。”

尹卫氏也颇有些留恋,但仍理性道,“我家夫君进京原是为了学习些官场本事,日后好回去替皇上更好的治理陇州军政。不瞒皇后娘娘说,臣妇刚随夫君来京城时也颇有不适,好容易现在新交了一群可以闲扯说笑的夫人们,实在是不想离开。不过啊,咱毕竟是陕甘地界儿土生土长的人,那里有家业要打理,有父母双亲等着伺候,若乐不思蜀,便是不孝了。”

“尹少夫人说得没错,本宫自是理解。只愿你回京后,咱们两家可别生分了。不然十年八年后,孩子们都该不认识彼此了...尔雅尔澍年长些,已经记事了。就怕我这皇儿还稚小,长大后啊就不记得当初自己是怎么屁颠屁颠地跟在尔雅尔澍身后玩儿的了。”我状似不经意地说笑,却悄然打量起了尹杜氏的表情。

果然,尹卫氏脸上划过一瞬的可惜和不甘。

两人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就回到了宴席之上。我坐回了主位,与一旁的翁斐交耳对话。有些宾客无意朝主位上观察,都心下好奇帝后说了什么。所幸没一会儿答案不问自来了。只听皇上夸赞起了尹锦的一对儿女,说兄妹俩聪慧灵秀,不若明年尹锦回陇州后,将尹尔澍留在京中做东宫伴读。?

第241章

这话一出, 不同人听到后滋味各不相同。多数人都觉得这是无上的荣耀,很是羡慕嫉妒,可几个敏锐些的权臣却嗅到了一丝事情并不简单的气息。

尹锦一番思忖, 便要出言婉拒。不想此刻我赶在他之前微笑道, “本宫正准备向皇上给尔雅讨个郡君封号,留尔雅在宫中陪太子长大呢, 不曾想皇上另有打算。”

尹卫氏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孩子们尚年幼, 怎么可能舍得让他们独留在京中?她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自己丈夫。尹锦取舍两难, 若都推拒了, 在外人看来,就是给脸不要脸, 拂了帝后的面子。可他心里明镜儿似的,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尹锦走可以, 但儿女必须为质, 不留尔雅也得留尔澍。

片刻后, 尹锦艰难地挤出笑容, “微臣多谢皇上、皇后娘娘的抬举。能留在宫中伴太子长大,是尹家满门的荣幸, 多少人望尘不及。皇恩浩大, 尔雅既是女流,懂得闺范便可, 把留在宫中的机会给她实在浪费。尔澍若有幸能跟随太子读书, 接受鸿儒硕学的教导, 以后玉琢成器, 才能更好地为皇家分忧,为朝廷效劳啊!”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