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8章 华夏人的军舰开过来啦!(1 / 2)

加入书签

第1318章 华夏人的军舰开过来啦!

「这次任务在技术上或许有些复杂,但就潜艇本身所需要负责的部分而言,反倒没什麽过于特殊的……除了要突破第一岛链以外。」

范朝晖一边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个印着「机密」字样的档案袋,一边对韩向杰说道:

「所以我重点介绍需要对这艘艇进行的改进……其中一部分可能会影响到航行性能。」

听到这副公事公办的语气,后者不由得撇了撇嘴。

怎麽话里话外有一种被轻视了的感觉?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整个潜艇部队,乃至于整个人民海军都相对缺乏远洋经验,而水下的情况又远比水面更加复杂,哪怕是他这样资深的艇长,生涯中的绝大多数能耐也都是在东海和南海练就出来的。

现实不是电脑游戏,浅水复杂地形和远洋深水区的操艇技术,是两条相对独立的技能线,上级和兄弟单位对此有所考虑,也实属正常。

「看来这次得记录一些额外的航行数据,给未来的类似行动打个基础……」

韩向杰有一种预感,本次任务不会是像0990试验(核潜艇连续潜航90天记录)或580任务那样的孤例,而是会成为华夏海军远洋时代的序章。

而他,则有幸成为了这个序章当中的一个重要音符。

就在心里盘算着的功夫,范朝晖已经取出了档案袋里面的资料,并在一张桌子上铺展开来。

韩向杰和王康二人上前两步,发现是一张……或者说一系列设计图。

「目前的计划是,在艇后部的8号发射筒内装入一套折迭式的天线组件,并在7-10号管下方设置后台处理和信息记录终端,当然也是相对轻量化的,不需要对艇体结构进行太大范围的改造……」

这也恰好解释了韩向杰从刚才就开始产生的疑惑,也就是为什麽要专门派长征9号这样一艘弹道飞弹核潜艇,而不是相对更加安静的长征7/8号来执行本次任务。

范朝晖则继续介绍道:

「唯一的问题是,需要总计20-25名操作人员,所以潜艇艇员的数量需要减少到大约90人左右……」

王康闻言皱了皱眉,用徵询的眼神看了一眼旁边的韩向杰。

09IV并不以自动化程度见长,艇员队满编数量达到了120人以上,就一艘大约9000吨排水量的潜艇而言稍有些偏多。

尽管这里面包含了一些冗馀人手,但一次砍掉四分之一,尤其还是在相对陌生的远洋航行当中,还是让作为基地指挥员的他捏了把汗。

不过韩向杰本人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反而关注到了另外的点:

「为什麽不能安排在更靠前一些的位置?」

看着面露不解的另外两人,他又继续解释道:

「飞弹舱后面是就是核反应堆,虽然经过特殊的屏蔽设计,可以保证动力舱附近的辐射值维持在人体安全阈值以下,但你们这个设备看上去有点……朴素,会不会受到影响?」

他本来想说简陋,但最后还是换上了一个更加温和的形容词。

范朝晖也露出几分无奈的表情,顺势把设计图翻到第二页。

上面是天线完全展开的样子:

「为了保证截获概率,电科集团设计的天线展向尺寸比较大,我们要尽可能保证安装位置靠近潜艇的中间部分。」

「另外,在1号和2号发射筒前面到围壳后面,还会安装一部多功能无人潜航器(UUV),需要额外留出一些空间……」

「无人潜航器?」

韩向杰终于没忍住,开口打断了对方:

「不是对空监视任务麽?」

「而且我军什麽时候装备的这种东西,我怎麽完全不知道?」

这个问题,总算是问到了范朝晖的老本行上:

「或许你曾经听说过,很多年以前,我军一艘常规潜艇曾经在东海俘获过一个自卫队……或者说是美军的UUV,从那时候开始,我们海军工程大学就以科考设备的名义开始研制类似的装备,现在这个甚至已经是第二代了。」

「至于目的……」

范朝晖低下头,望着图纸上的UUV沉默了片刻:

「上级给我们规划出的任务区域恰好在X51A助推器的落点附近,虽然助推器本身马上就会沉下去,但或许可以采集到一些碎片或者受污染的水样……总之反正你的发射筒空着也是空着,不在乎多带一件装备……」

如果韩向杰稍微冷静思索一下就能分析出,带着UUV顺便参与测试很可能是范朝晖自己的意思,因为无论采集水样还是碎片,潜艇本身其实都能完成。

不过刚才那一番回答的关键显然不在这里。

「上级……连X51A助推器的落点在哪都知道?」

韩向杰觉得自己过去一年中提出的问题都没有刚才这半个小时多。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