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6章 关於皇家理工学院的人才分配(2 / 2)

加入书签

而万历十四年,长江全流域的运力为京杭运河的八倍,高达四十八亿斤,这还是各地钞关瞒报,大开方便之门给自己的裙带过关,有大量隐瞒的情况下。

而这四十八亿斤的货物,流向松江府的就占了近一半,如果北衙是大明的大脑丶京杭运河是大动脉,那以松江府为首的长江流域,就是大明经济的心脏。

冯保拿出了自己厚重的备忘录,翻开找了半天,才说道:「姚知县真的不算激进了,松江海事学堂的学子,前段时间到昆山县鹿城郊游,也不知道谁起的头,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朝廷腐败,大臣昏庸无能,地方官吏只知道蝇营狗苟,为了自己的官位,丝毫不顾及百姓死活。」

「一帮学子,便开始下乡去了。」

「他们去干啥?朕看看。」朱翊钧满是疑惑,伸手拿过了冯保的备忘录。

冯保一脸无奈的说道:「这些学子要带着百姓,操戈索田!」

「啊?胆子是真的大。」朱翊钧眨了眨眼,看了半天,才从备忘录上,了解到了事情的全貌。

上海知县姚光启丶青浦知县徐秉正丶松江巡抚申时行,真的已经非常保守了,松江府还田令是五十顷以上,可是这些海事学堂的学子们,是极端激进派,认为这些官吏尸位素餐,学子选择带着百姓操戈索田!

得亏是苏州府太仓州知州反应及时,在这帮人还没酿出大祸的时候,把他们扭送回了海事学堂,才没有造成巨大的动荡,松江上海海事学堂立刻暂停了每年的昆山鹿城荷花行。

这本来是海事学堂拉着学子和苏州学子的交流会,直接取消了。

当初苏州府和松江府都奏闻了此事,都说的比较含糊,大概意思就是学子年少轻狂,过于肆意,没有过分的苛责。

但这些学子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少壮派倾向,年轻力壮丶精力充沛丶对美好秩序天下大同,仍然坚信的年轻人,就是少壮派,少壮派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有一种时不我与的急躁。

大明皇帝朱翊钧就是少壮派。

「朕其实主要担心加倍执行。」朱翊钧倒是没有遮掩,二十顷以上皆需要还田,最终到一顷,看起来格外像是在搞倍之,明面上忠君体国,背地里加倍执行,加剧矛盾和对立情绪,来达到反对政令的目的。

姚光启玉树临风的贵公子,现在脸上那道吓人的疤,是姚光启为了百姓的海带,跟海寇拼命留下的,的确是一时冲动,他也曾经后悔过,但再来一次,恐怕他还是会那麽做。

那时候姚光启是个农夫,只不过是在海里种海带,谁抢他的粮食,他自然要跟对方拼命。

陛下对姚光启的警惕,多少有点不近人情了。

冯保反思了下,可能平日里给文臣们上的眼药有点太多了,以至于陛下如此警惕,反思之后,冯保打算再接再厉。

万历十五年二月二日龙抬头,春雷滚滚阵阵响,京师在阵阵北风之下,下起了蒙蒙细雨,整个京师一扫春季的霾灾,空气都清新了几分,近四百万的丁口,居住京师附近,冬季采暖的煤烟,会让大明整个京师笼罩在一股呛人的浑浊之中。

朱翊钧在廷议之后,没有让内阁大臣解散,而是带着大臣们前往了北土城,大明皇家理工学院的三期工程已经全部建设结束,大明皇帝要前往参加揭幕,前往北土城,朱翊钧坐的是小火车,速度不是很快,赵梦佑带着三辆铁马在前面开路扫除隐患。

数十台小火车,带着汽笛声,依次通过了德胜门,朱翊钧在北土城站下车,看向了东面的理工学院。

「王次辅厉害,朕把这个差事交给次辅,果然没有错付。」朱翊钧带着一行人抵达了理工学院门前,这是大明第一所高标准的理工院校。

王崇古赶忙俯首说道:「那是陛下银子给的太多。」

整个三期工程,皇帝本人全额投资,三期工程历时四年半完成,内帑总共拨款三百六十万银筹建,万历十四年十二月,由工部完成了验收,正月十六正式开学,二月初二,终于整饬乾净,迎来了皇帝前来验收。

三百六十万银,六个先帝皇陵还有十万银的剩馀,而整个校园占地面积为2100亩地,等同于两个皇宫大小。

皇家理工学堂设有本副两科,本就是必修课,必学的内容经学丶理学丶历史掌故丶诸子百家丶算学丶格物丶地理等七门,副则就是选修课,包括了医学丶算学丶农桑丶矿产堪舆丶测绘丶工程丶商学丶机械制造丶通事丶天文等等,即七科三十五门。

每名在校学生,必修过关之外,副科必选一门过关。

皇家理工学院的祭酒原来是万士和,在万士和致仕之后,祭酒换成了沈鲤。

祭酒之下设有两名总教习,分管必修和选修,全校设有学堂一百八十间丶设有藏经阁一楼丶彝伦堂一院专门用于皇帝讲学,每年大学堂的祭祀典礼由祭酒司业主持,典礼亦在此处,共有学舍两千馀间,水房丶食堂等杂舍四百馀间。

「一共招录了九千馀名学子,每年增招两千五百名。」沈鲤俯首说道:「陛下,两千五百名学子看起来很多,但是分到三十五个科目里,就变得极其稀少了,还没出校门,就被抢走了。」

「陛下,衙门有点抢不过民坊,去年九月,学堂毕业了第一批学子,到衙门里坐班,免六十银助学借贷,可民坊提供给学子们年酬就超过了三十银。」

皇家理工学院的牌额是皇帝亲笔御书,而在入门也有一块卧石,上面写着: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站在卧石前,沈鲤汇报了学子的情况,和国子监同等规模的大学堂,看起来很多,但远远不够用。

皇家理工学院去年毕业了一千四百名学子,留校丶考格物院的学子仅仅不到四百名,剩下的全被民坊给抢了去,其中会计类的学子,朝廷只留下十人,剩下的七十人,都去民坊丶商帮丶商行做了帐房先生,做帐房先生,年酬起步就是二十四银。

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的严重。

今天早上廷议的时候,户部在文华殿上拍了桌子,质问礼部,说好的二十人打算盘的审计吏员,礼部就给了三个人。

户部年终审计,人才缺口最大,最起码缺了二百人,才能按期把审计帐目做完,理工学院好不容易培养了这麽多的帐房,结果全都流入民间,户部的愤怒可想而知。

户部本来打算用十五年的时间,打造出一支超过五百人的审计,把大明的帐目好好算明白。

「陛下要不要强令比例留任?」沈鲤低声说道。

皇帝还没进门,礼部就给了皇帝一个大难题,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但因为薪酬的问题,很多的学子选择了走向民间,设立皇家理工学院,解决朝廷人才短缺的目的,没有有效完成。

沈鲤这意思非常明确,在皇家理工学院推行忠君教育,朝廷挑完,再让民间挑。

「人不够就多建点学校,强行留下,也没那麽个必要。」朱翊钧摇头说道:「这种事,强求不得。」

强求的结果,反而是离心离德,愿意离开,朱翊钧只能祝福他们前程似锦,这是个供需问题,从供应上解决问题,才是根本之法。

强行规定比例,闹得人心离散,反而失了皇家理工学院的本意。

「理工学院已经修好了,但一年仍要支出二十万银,这里面六万银,是学子的膏火费。」沈鲤提醒陛下,不强令比例留任朝廷,最终的结果就是皇帝花费了重金打造,每年花二十万银维护,都给别人做了嫁衣。

一向做赚钱买卖的陛下,在这件事会赔钱,而且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赔钱,大败亏输的赔。

膏火,是学子们的生活学业补贴,来自于内帑直接拨款,每名学生一年为六银,补贴给学生吃喝生活所用,六银已经很多了,能买十二石米,也就是一千八百斤米,什麽大胃王也吃不完。

这笔银子主要用途还是笔墨纸砚书,这些都是极为昂贵的。

「这办学校,教育,从财政来看,的确是个赔钱的事儿,而且建的越多,赔的就越多,但培养的人才,让大明国朝各行各业都有长足的进步,这就够了。」

「再说了,蒙兀儿国不是送来了留学生吗?」朱翊钧笑着说道:「可以填窟窿的。」

赔钱是不可能赔钱的,只能学习下英格兰的大缺大德,通过压榨留学生的方式,来填补大明高等学府的亏空。

至于基础教育的亏空,那就不是通过压榨留学生能够解决的,基础教育是公共事业投入,赔钱也要做的国之长策。

「那就取消膏火为宜,改为激励。」王国光立刻补充道。

吃皇帝的丶喝皇帝的,就连学习的地方,都是皇帝自掏腰包修出来的,承了皇帝的恩情,不感恩戴德,一溜烟都奔着高年酬去了。

不如把皇帝给的补贴放到官署的年酬里去,这样激励学子留任更好。

「大司徒,教育的帐不能这麽算,可以额外激励,为什麽要砍掉这些膏火呢,那穷民苦力出身学子,如何读完这四年?」朱翊钧站在卧石前,仍然不肯改变主意。

学理工的学子,出身顶天就是个寒门,没有那麽多的余财,四年的束修要一百二十银,即便是皇帝提供了六十银无息学贷,但六十银,对寒门丶甚至是泥腿子出身的学子,仍然是巨大的负担。

朱翊钧也是看到了这一现状,才每个学子每年给六银,让他们好好学习,不必为生活所困。

张居正往前走了一步说道:「陛下内帑富裕,举世皆知,对陛下而言,六万银不算什麽,可是这斗升恩升米仇,给的太多也不是好事,陛下的恩泽,很容易被当做是理所应当,愿意给陛下效命,理当多给点才是。」

「全都领膏火,看起来人人都有,公平无比,但其实很不公平,对愿意报国的学子的不公平。」

「先生所言有理,那就依礼部部议吧。」朱翊钧思索了片刻,点头说道:「愿意忠君报国,确实应该多分点。」

朱翊钧认可了张居正的提议,皇帝的恩情还不完,那也得让学子知道这是皇帝恩情才对。

具体而言也很简单,入学询问是否愿意报效朝廷,如果愿意则有膏火,领了这份膏火钱,就得给朝廷效命五年,才可以自决去向。

陪同皇帝一起参观皇家理工学院的朝臣很多,他们都在小声议论,这前面也不知道发生了什麽,皇帝和大臣,在理工学院门前,讨论着什麽,但看起来,最终说服了陛下。

朱翊钧走进了皇家理工学院,一进门,就是一个藏经楼大广场,左手边还有一个正衙钟鼓楼负责报时。

在藏经楼的右侧是大明必修课教学楼,清泽园。

「这就是民间传闻的崇古楼吗?」朱翊钧踩着青石路面走过了广场,站在清泽园前,仔细打量了下这个中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笑着问道。

「臣羞愧。」王崇古赶忙俯首说道。

皇家理工学院所有的教学楼,都是他设计的,一个回字形楼,主要是为了所有学堂的采光,一共为五层,王崇古给它起名为成贤楼,就是教学楼设计通稿,所有教学楼都可以在这上面增减,但民间普遍叫它崇古楼。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