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4(1 / 2)

加入书签

日周大椿的饭量,但大家一起吃饭时,他吃不到这么多菜。

杨招娣还给送来了椅子。

温云起道了谢,开始狼吞虎咽。

杨招娣平时有些小气,不愿意吃亏。但在温云起看来,这不是什么大毛病,村里的人,谁家都不宽裕,不小气计较一些,会被人占便宜。

“你到底能不能点出来豆腐啊?”周母看着那泡在盆子里的豆子发愁。

周家夫妻对儿女凶归凶,其实并没有多强的掌控欲,比如周大南,明明是娶妻,结果弄得自己像入赘,周家夫妻不高兴,也没有跑到亲家家里去闹。

又比如周大喜,娶个媳妇要花二十两银子的聘礼,这真的是附近几个村里的头一份。周家夫妻很生气,但拗不过儿子,还是凑了银子把人给接进门来。为这,夫妻俩还商量好了,回头如果老大夫妻俩回家来闹,他们就把娶两个媳妇中间的差额给人补上。

之所以没有主动给老大媳妇补,还是他们不喜欢刘家人的做法,说了不是招赘婿,却又不许大儿子回家,这不是骗人么?

而到了周大椿这里,有了杨招娣二十两聘礼打底,花上十几两,也不算过分。

周父看儿子吃得狼吞虎咽,知道人是饿坏了:“咱们去睡吧,行不行的,等豆子泡好就知道了。”

实在不行,也就是这二十多斤豆子的事,剩下的拿去卖,最多费点力气,又不会赔本。至于其他,盆子和石磨自家也用得上。

这么一算,不存在赔本之说。

温云起吃完后,把碗送进厨房洗了,然后回房倒头就睡。

半夜里,温云起跑去敲了周大喜的门:“二哥,出来帮忙。”

周大喜还在睡梦中,他原本都打算好了这两天回城里干活,至于卖豆腐……他并不觉得能成。不过,点豆腐是个稀奇事,他倒是很愿意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不光他起身了,杨招娣也穿衣起身。

兄弟两人轮流拉磨,杨招娣添豆子,很快就装满了一大盆豆浆。

温云起跑进厨房烧火,刚刚把火点燃,周母就起来了,再往外一瞧,周父也在那儿拉磨了。

豆子从磨下来到点出豆腐,期间工序并不多,就是需要一些技巧。温云起昨儿就已经准备好了纱布,天蒙蒙亮时,他开始点卤。

周家有两口锅,一大一小,即便是大的那口锅,也只能点出三十斤豆腐。

当看见锅中的豆浆慢慢变清亮,豆腐如雪花一般漂浮时,众人眼睛都亮了。

温云起要做的是水豆腐,拿了竹编的篮子往下压,一刻钟后,锅中豆腐成型。他先盛出了一碗,递给旁边的周母。

周母就没想过儿子真的有手艺,眼看真点出了豆腐,顾不得烫,薅了一坨放嘴里,顿时眼睛大亮,又把碗递到了其他几人面前。

各人尝过,出乎意料的好吃。原以为有豆腐的形就不错了,不成想比外面卖的还美味。

“这么多,赶紧盛出来卖吧!”

杨招娣眼神晶亮:“我和大喜去镇上,用桶装着,分开叫卖。”

有些人做不到走街串巷卖东西,杨招娣倒是豁得出去。

周母沉吟:“我和你去,豆子还没磨完,让大喜在家推磨。”

杨招娣颔首,急忙忙去给女儿穿衣,她把孩子带走,省得留在家里添乱。

院子里几人忙忙碌碌,婆媳俩借了邻居的推车,谢礼给了一碗豆腐,大概一斤左右。

↑返回顶部↑
精品御宅屋m.yuzhaiwu1.vip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