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医学与生命7(1 / 2)
【先说长寿的张苍,大家可能对张苍更熟悉的是他的数算,和他的屁/股。】
张苍:???
他数算好的确,还有他屁/股什么事?
等等,难不成是……
【相传张苍肤色雪白,投奔刘邦后,曾“坐罪当斩”。古时候斩首要脱衣服,宽衣之后,王陵见张苍“身长大,肥白如瓠”“怪其美士”,便向刘邦求情,饶他一命,于是张苍就这么活了下来。】
荆咕乐子人性格发作,特意做了个卡通人动图:
一个顶着“张苍”名字当脸的卡通小人,被判刑:“斩!”
狱卒把“张苍”按倒,衣服扒掉,刚把他按着跪下,头朝前伸长脖子准备下刀,一名脸上写着“王陵”的人从身后经过,眼睛大睁:“哇,好白一瓠!”
为了表示有多相似,还放出了西汉时期的青铜器:瓠,给大家对比。
生动形象,立刻让大家知道了张苍的背面身形如何,尤其是臀部。
“哈哈哈哈!”
“张苍你的屁股出名了哈哈哈哈!”
“我没看到我不信!快让我也瞧瞧!”
汉朝时期,大家开始齐齐大笑,不少人开始好奇地打量着张苍的背后,让张苍囧的不行,脸涨的通红。
秦朝时期,所有君臣看向了御史张苍。
投奔了刘邦?那个汉朝的开国皇帝?
刘季奉旨办事不在朝中,大家只好看张苍一个人。
此时的张苍有点慌,被天幕点出自己后来效力汉朝效力刘邦,这不就等于背叛大秦了吗?
【根据史料记载,张苍肤白、个子高,属“奇貌”。在秦汉户籍记录中,有肤色一项,从已经出土的文献可以看到,大部分人的肤色是偏黑色、黄色,只有极少数人是偏白色。
其中张苍和张苍的儿子都是身高八尺有余,肤白,并且封侯。张苍的父亲身高不足五尺,孙子身高仅六尺,可能遗传的是张苍母亲的外貌。】
【张苍,虽然论名声不如秦汉许多文臣武将,但是论长寿,他笑傲秦汉所有人!】
汉朝汉高祖时期,所有君臣看向了计相张苍。
刘邦有些好奇,张苍与自己差不多是同龄人,难不成张苍比自己长寿很多?
汉文帝时期,刘恒想起刚被贬的丞相,有点不自在,也有点好奇,这位如今已经老迈的丞相到底什么时候死!
不同的平行时空,张苍都成为了众人瞩目的视线焦点。
大家都很好奇,这一位天幕重点介绍的老寿星,到底有多长寿。
很快,天幕揭晓了答案:
【张苍,保守估计活了104岁!】
天幕下一片哗然!
张苍瞪大眼睛,又是惊喜,又是不可思议。
然而这还没结束。
【说保守估计,因为张苍出生时间有点争议,在秦灭周之前应该已经出生了,因为
不明,从周赧王退位的公元前256年开始计算,是活了104岁。正常算,应该不止104岁。】
【张苍,熬死了秦始皇、秦二世,熬死了汉高祖、吕后、汉惠帝、汉文帝,还熬死了与他同时期的众多名臣名将,比如萧何、张良、曹参等人。而且这些人其实都不短命。】
被点名的一群人齐齐心情复杂。
本以为自己是短命早死才被张苍熬过去,结果天幕特意来了句“都不短命”,那说明他们其实都还算长寿,只不过张苍实在是太能活了。
谁能想到呢,这一个文治武功在秦末汉初都不算醒目的张苍,竟然这么能活!
【这个长寿,皇帝都得嫉妒。】
【比如刘邦,跟吕后仿佛是孽缘,两人竟然都活了61岁,都还是因为伤重不肯就医要信巫死去,好好疗伤没准活的更长久。】
【虽然两人的伤原因不同,刘邦是箭伤,吕后是被狗咬,都是外伤。吕后劝刘邦好好看病疗伤还被刘邦骂了,结果吕后受到影响,自己受伤后也不肯用医,不愧是两口子。】
吕雉嘴角一抽。
果然是孽缘,有了天幕的提醒,这一次她被狗咬了一定好好疗伤,谁要这鬼孽缘!
刘邦笑嘻嘻瞅一眼吕雉:“咱俩看来的确有缘。”
吕雉面无表情在心里补充:没错,天幕也说了,孽缘。
刘邦看到吕雉的表情就猜到她在想什么,哈哈一笑,又看向张苍。
他是真正的出生于公元前256年,看着张苍好奇:“你到底什么时候出生的?”
张苍觉得众人的视线已经让他浑身不自在了,尤其是听到天幕说什么“皇帝都得嫉妒”,非常不安,一口咬死:“天幕说得对,臣就是周赧王退位那年出生的。”
刘邦呵呵。
张苍越是这么说,他越是不信。
秦朝时期,张苍的同门李斯是真的羡慕的差点眼睛都红了。
同是荀子门生,怎么他眼瞎选了胡亥变成了奸臣,跟着大秦一起没了,张苍不仅跟对了刘邦,在汉朝拜相,还能活到104岁!
就连嬴政也投来若有所思的眼神,看得张苍缩了缩脖子,有点害怕。
偏偏天幕并没有发现他的尴尬,还在继续吹他。
【张苍虽然以荀子学生和数学家的身份闻名,文能治国,武能领兵打仗,汉初时是凭借战功封侯。】
张苍在秦时当官,在汉初时继续当高官。
到汉文帝时期,以80岁高龄拜相。
刘恒是想要分散相权,特意选的最年长的张苍,但是没想到张苍那么能活,当了17年丞相还不死,于是只能设计把张苍撸下去,换上自己更喜欢的贾谊。
但是贾谊上任没多久,还没来得及施展所长,没了;
刘恒几年后,也没了;
反而是被贬回老家的张苍,天天打着五禽戏,送走一个又一个老朋友。
.
刘恒:“……
”
张苍是李斯同门,是秦始皇时期的人,那时他根本还没出生。
他比张苍小那么多,竟然死在张苍前面。
突然想召回张苍了,要不一起在朝廷里按忙于公务,看谁先熬死谁?
贾谊:“…………”
好消息:他当丞相了;
坏消息:刚当上就死了,啥也没干成。
汉文帝时期,已经被贬回到家乡的张苍放肆大笑:“哈哈哈哈哈哈,你们比老夫能耐又如何,没一个活过老夫!”
【而且张苍的儿子也很长寿,他活着也不寂寞,大概100岁的时候还能骂80岁的儿子逆子。】
天幕找了一个网络上的类似视频:
只见一个白发老头子,举着拐杖追另一个白发老头,以为是两兄弟玩闹,其实是父子。
白发老头骂着前面的白发老头:“逆子!逆子!”
放在张苍和他儿子身上估计很有可能出现这个画面。
古人看得羡慕极了。
自己长寿的活到了104岁,老了还有同样长寿的儿子陪着,这是什么天伦之乐!
但是这还不是结束。
【不过大家以为104岁就是极限了吗?不!】
【还有“药王”孙思邈,他的年龄同样是个谜!】
【根据后世的猜测,孙思邈保守估计是101岁,也有说他活了120岁,不保守一点,也可能是活了141岁!】
唐高宗时期,正在与太医署的太医合作编写《唐新本草》的孙思邈手一抖,毛笔抖落一团墨水,模糊了纸面上的字迹。
他自己也很震惊,但是同僚比他更震惊!
“药王!你是药王!”
“什么药王,这是老祖!”
“是神仙!孙神仙!”
太医署的太医们一个比一个语气夸张,就差要顶礼膜拜了。
孙思邈哭笑不得:“老夫没这么老,可能是后世史料出错了。”
但是太医们不听,就算不保守,也有101岁,还是很令人羡慕!
【相传,孙思邈生于西魏大统七年,也就是公元541年。据说他自幼体弱,家中为了给他看病散尽家财,于是长大后立志从医。用他自己的记载的话来说便是:“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据说独孤信曾经夸过幼年的孙思邈为“圣童”——没错,就是那位史上最强岳父,三个女儿都是皇后的独孤信!】
独孤信的长女是北周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
第四女是唐高祖李渊之母,追封元贞皇后;
第七女是隋朝隋文帝杨坚皇后,谥号文献皇后。
独孤信自己曾以美貌著称,被称为“独孤郎”,“侧帽风流”说得就是独孤信,出自独孤信出城打猎回城时,帽子被风吹歪了结果别样俊美,满城人都跟着学习他侧着戴帽子。
独孤家在周、隋、唐三朝都
进入皇室,三代都为外戚,一时之间权倾天下,这样大权在握的人夸奖孙思邈,可谓是对他非常喜爱了。
.
“侧帽风流?能有朕风流?”自恋刘彻上线,一边有了点攀比心,一边又有了好奇心。
这独孤郎的女儿应该也很美貌吧,可惜,无缘一见。
天幕怎么不放一下图片呢,遗憾啊!
.
而对于家中有女儿的民间,尤其是有点条件的大臣来说,顿时心动了。
原来女儿可以这样投资的吗?
只与大臣联姻算什么,不但可以当皇帝岳父,还可以当三位皇帝的岳父!
一时之间,不少有女儿的大家族都开始要求,对女儿加重培养,要按照能当皇后的标准去培养!
【长大后,孙思邈历经南北朝、隋朝、唐朝三朝,因为医术高超,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曾经邀请他入朝为官,但是都被拒绝了。】
【唐高宗时期,孙思邈再次被邀请到长安,这一次与朝廷合作编书,但是依然没有接受官职。编完《唐新本草》后,孙思邈再次回到民间。】
李世民感慨万分:“朕曾经见过孙药王,当时还觉得70多岁的老者健步如飞,一定能更加长寿。想不到可以这样长寿!”
这位老者比自己都能活,还能为自己儿子效力编书,不仅身体康健,显然思维依然敏慧。
再看看满朝文武,已有不少一起走来的开国功臣垂垂老矣,显出明显的老态。
比如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年纪都不小了,其实是与他父亲李渊一辈的人。
李世民比李靖小27岁,比房玄龄小19岁,比杜如晦小14岁,但是这里面反而是杜如晦死的最早。
尽管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死,但是能明显感觉到体力衰退,力不从心,看到孙思邈如此年纪还能去编书,顿时更加羡慕了。
【孙思邈著《千金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方》是华夏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在华夏古代与现代也多中医学者的必学教材;】
【孙思邈几乎是全才,精于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等,把妇科卷与儿科卷置于《千金方》卷首,让后世医者也开始重视曾经不被重视的妇科、儿科;】
【同时,孙思邈也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华夏古代医者,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取穴法,第一个创绘彩色《明堂三人图》,首创了多个第一。】
【孙思邈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药王”,在这里就不多说,直接看内容吧!】
荆咕直接把孙思邈的各种“第一”放在天幕上,长长长长的名单,密密麻麻看得让人震撼到说不出话来。
“不愧是药王!”汉朝张仲景看着里面的内容,佩服一句,没有多说其他话。
无他,忙着抄天幕上的内容。
虽然弟子可以抄,还是觉得这样的圣人自己亲手抄写比较有诚
意。
秦朝的夏无且等太医和医家弟子,一个个疯魔了一般,一边抄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狂热到让人忍不住怀疑孙思邈若是在面前立刻会上去磕一个。
而在唐朝,孙思邈本人一如既往的谦逊。
“天幕都这样夸我了,我不写得更好都对不起‘药王’这个称呼。”
太医署的太医们心里泪流:别卷了,别卷了,药王都这么卷,他们不卷起来怎么好意思!
不行,药王都如此勤奋,他们也得跟着学,蹭蹭药王的福气,没准自己也能当个“针王”“灸王”。
太医署的太医们各怀心思,看着彼此的眼神如同看情敌,为了未来的荣誉和成就,开始暗自较量起来。
【再说回朝廷的医疗措施。】
【虽然太医署没有面向民间,但是唐朝的各位有为帝王都比较重视医疗,各有各的措施。】
【比如说,唐朝已经有了通过保护环境来防治疫病,妥善处理疫病尸体等,这是从唐高祖李渊时期开始的。】
李渊抚须自得:“朕也是有些功绩的嘛。”
瞧瞧,后世还是记得他的这些施政措施。
【李世民就不说了,他做得太多了,我们说说那些被唐太宗光芒掩盖的其他帝王们。】
李世民哈哈一笑。
“是也该给其他子孙一些机会。”
不然只夸他,他也会骄傲的。
贞观朝的大臣们会心一笑,作为实施那些后世留名的措施的贞观名臣,他们也很大度!
【唐高宗显庆四年,由宰相领衔,尚医局与太医署共同编纂了《新修本草》,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这本就是由孙思邈与官方主编的医书。】
【武皇期间,将民间的疠人坊收归国有,朝廷设置悲田使,病坊也称为悲田坊,男女别坊,四时供承,由朝廷来为疠人养病治疗。到唐武宗时改名为“养病坊”,此后一直延续下去,民间也有了大量的慈善机构性质的病坊。】
唐朝,佛教的民间慈善医坊开了很多,许多贫家家中有小儿或者老人实在看不起病,就会送去寺庙。
寺庙帮助小儿看病,小儿长大后还可以在寺庙学佛经,从而得以识字学文,未来可能出家,也可能不出家。
↑返回顶部↑